造成2008年金融海嘯的商品已捲土重來

雷曼兄弟控股公司倒閉後,一些以其縮語聞名的金融產品走進歷史的垃圾箱。但投資者對高收益和相對無風險證券的興趣卻從未消失。

那場金融危機永久性地損害了信貸市場中許多深奧且高風險部分的聲譽,但新產品已經問世,有些產品的結構更有活力。如今,資金經理正在通過證券化結構(稱為抵押貸款證券,CLO),以及由消費者債務而非抵押貸款支持的證券,來搶進槓桿貸款。甚至連債務擔保證券(CDO)也在捲土重來,許多人將2008年金融和經濟危機的元兇歸咎於CDO。

與此同時,貨幣市場指標原本旨在警告資金壓力的跡象,如今已被無所不在的央行和不斷膨脹的財政支出所扭曲。有一些數據曾經是美元融資壓力的強有力指標,受到高度關注,例如Libor與隔夜指數掉期(OIS)之間的差距,但現在的錯位似乎反映了結構性的變化。

以下是這些市場目前的情況:

隨著聯準會加息,資金經理紛紛湧入抵押貸款證券,這些證券具有浮動利率。這一需求也讓美國槓桿貸款市場規模擴大至1.3萬億美元左右,可與美元高收益債券市場的規模相媲美。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的數據顯示,由於供不應求,投資者接受對垃圾級公司的貸款提供較弱的保障和保護。大約80%的槓桿貸款屬於「低門檻貸款」 (covenant-lite),這代表在遇到一些狀況時,它們缺乏有意義的保護措施,例如公司的業績降至較低水平。穆迪指出,2006-2007年時這一比率低於25%。

根據彭博新聞彙編的資訊和來自Sifma的數據,消費金融ABS的發行依然強勁,特別是汽車貸款支持的產品,去年供應量超過1000億美元,是自2005年以來最多的。與此同時,次級車貸ABS的供應量已超過2007年危機前的峰值,2017年達到250億美元。儘管違約率上升,債券投資者仍然相信次級車貸債券的強勁結構,甚至表現出購買較低評級車貸債券的意願。

根據Sifma的數據,去年CDO發行金額躍升至3030億美元以上,這是2007年發行金額近5000億美元以來的最高水平。但CDO現在從根本上已有不同;一方面,危機後的交易通常與企業信貸而非房貸債務掛鉤。雖然像複雜的信貸衍生產品(如合成CDO)重出江湖引起了一些人的關注,但結構更有活力,並為投資者提供了額外的保障措施。

與此同時,全球融資市場還在從危機之中恢復過來。2008年金融風暴以及隨後2011年歐洲主權債危機下,借款人將其以歐元計價的現金流量轉換為美元的成本更高,1年期交叉貨幣基差互換 擴大到創紀錄的水平。當聯準會祭出量化寬鬆措施並與其他央行開啟流動性互換信貸(liquidity swap lines)時,融資成本下降。由於聯準會開始減少其資產負債表僅僅一年,歐洲央行仍在購買債券,因此基差互換仍然接近於零。

各國中央銀行資產負債表的擴張,減輕了金融機構對銀行間融資的需求。因此, Libor-OIS殖利率差大跌,連帶美國兩年期掉期利差隨之走低。這抑制了市場對其他金融風暴的反應,如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和美國貨幣市場改革。當Libor-OIS在今年4月份達到八年多來的最高水平時,市場參與者並沒有感到恐慌。投資者曾經認為,上述殖利率差為市場如何看待信貸狀況提供一個更完整的面貌,現在則比較是由 技術因素來帶動,例如貨幣市場的資金流動、國庫券供給、聯準會政策預期,以及圍繞資金匯回的美國稅改疑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