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移生產線成本過高 美企:深度依賴中國工廠
美國總統川普企圖將製造業帶回美國,但絕大多數美國中小企業表示,仍深度依賴中國工廠,產線轉移回美國的成本太高所以非常困難。英特爾前執行長基辛格並認為,蘋果公司(Apple)不可能一夜之間就將製造業帶回美國、生產iPhone,這需要幾十年的沉澱。
美國科技媒體WIRED近日調查10多位美國企業老闆,包括電子設備商、床墊、時尚品牌創辦人等,他們一致認為,中國是全球製造業標竿,無論關稅多高,想將生產線轉移到美國非常困難。
首先,成本是企業選擇中國製造的重要因素,低價不等於低品質。第二,中國是全球工業機械生產的領導者,工廠能靈活調整設備滿足客戶多變的需求,快速應對小批量製造與客製化需求。
第三,不少美國企業老闆表示,一些產品只能在中國找到;第四,龐大的產業集群與完善的上下游協作能力,並非一朝一夕能夠複製。
此外,美國企業嘗試轉移產線時,也難以突破原料、技術與人力瓶頸。某家皮包企業創辦人表示,儘管越南可代工生產部分產品,但核心技術仍掌握在中國技師手中,即使回流美國,也會受制移民政策無法引進技術人員來搭建生產線。
對於蘋果能否將iPhone帶回美國生產,基辛格表示,「實際的情況是,你必須先在某個地方建設廠房,然後在附近設立塑膠公司,然後是電阻器公司,再來是顯示器公司,要逐漸形成供應鏈『一條鞭』的科技聚落,這過程要耗上數十年的時間。」
基辛格強調,轉移供應鏈需要成本,需要幾十年的時間才能沉澱,「供應鏈不會因為你要求就回歸,如果回歸也是因為你創造了經濟激勵、資本和能力來推動他們回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