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策會MIC指出 AI應用有機會成為雲端服務的新潛力市場

資策會MIC表示,目前使用雲端服務的企業,導入AI應用的比例偏低,但需求卻有上升的趨勢。未來兩年內,企業有意願導入AI應用者,約占1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針對「臺灣企業雲端服務與AI導入需求」進行調查,高達68%的臺灣企業雲端需求位於北部。近四成企業直接向雲端服務平台購買,另外四成透過本地代理經銷商,且多數企業表示在未來兩年不會變更採購管道。

調查顯示,三大美系雲端供應商在台灣公有雲服務市場占有優勢地位,然而約有20%空間,可由其他的雲端服務業者爭取。

值得關注的是企業AI應用目前導入比例偏低,需求卻有上漲的趨勢。

資策會MIC指出,由於雲端服務的首要接觸的用戶是企業的資訊管理與開發人員,從應用排名也可看出,「資訊管理」排首位,包含,維運、備份備援、資安,而「資訊開發」其次,可發現「時興技術」應用服務如AI、GenAI、LLM等,已成為臺灣雲端服務供應商第三大積極銷售項目。

從供應商角度來看,企業詢問度較高的雲端應用依序為「資訊管理」(23%),與AI相關的「時興技術」詢問度排第二(21%),反映出AI應用將有機會成為雲端服務的新潛力市場。

進一步關注已付費使用雲端服務的臺灣企業,資策會MIC表示,AI應用目前約占6%,排名第七,反映出臺灣雲端服務用戶仍未普遍使用AI雲端服務,然而,調查顯示,用戶未來兩年最期望導入的雲端服務,AI應用(17%)拔得頭籌,且大幅領先第二名的營運管理(9%)。除此,已有超過半數的臺灣雲端服務供應業者已備妥AI雲端服務準備推行,加上有需求的企業在未來兩年導入AI雲端服務的積極度高,足以預見此市場的未來發展性。

資策會MIC分析,目前臺灣雲端服務市場仍存在兩大挑戰,一是供需雙方存在落差、二是需求端的用戶在資訊預算的配置偏向保守。首先,半數的臺灣雲端供應商認為「需求市場願付價格過低」為主要挑戰,其次為「同業競爭激烈」與「人才欠缺」等。對於需求端企業用戶而言,「採購成本過高」成為使用雲端服務的首要困難,第二名為「資安顧慮」,可看出供需落差的關鍵在於價格合理性。

調查也顯示,未來兩年企業用戶在雲端服務的資訊預算配置偏向保守,有65%用戶2025年雲端服務資訊預算持平,且2026年約74%預算持平。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股災來了網熱議「早知道買中華電信」 達人曝最佳進出場時機
家庭主婦32年沒勞保 退休竟能月領1.5萬 專家曝1招「年金領到老」
台積電跌到7字頭 「可以慢慢買了」 5檔關稅受惠股一次看 分析師:CPO、散熱先別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