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導】燃煤發電二氧化碳過多產生溫室效應,台灣上空太熱不下雨?專家解析

網傳「台灣不下雨原來是用燃煤發電結果二氧化碳過多產生溫室效應」、「台灣上空太熱,形成雨季不會下雨」的貼文訊息。對此專家協助解析,網傳論述內容並不符合氣候變遷的科學事實。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之後,並不會長久停留在排放源頭附近。此外,雨季不下雨也並非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直接造成的結果。

燃煤發電導致二氧化碳過多產生溫室效應,導致臺灣不下雨?

在社群平台流傳:

查證解釋:

網傳論述「臺灣不下雨(下雨)原來是用燃煤發電結果二氧化碳(CO2)過多產生溫室效應,臺灣上空太熱,形成雨(下雨)季不會下雨。」是否符合科學事實?

對此,MyGoPen 透過新興科技媒體中心的協助,邀請中央研究員環境變遷研究中心副研究員李威良解析,將這個網傳訊息拆解為三個部分來討論。

臺灣燃煤電廠排放二氧化碳會否直接加強臺灣的溫室效應?

不會,由於風會使氣體流動混合,因此二氧化碳排放至大氣之後,並不會長久停留在排放源頭附近。臺灣的燃煤電廠所排放的二氧化碳也不會持續累積在臺灣上空。整體而言,二氧化碳在全球的空間分布相當均勻,所造成的溫室效應沒有顯著的地域性差異。

溫室效應是不是導致「臺灣上空太熱」的原因?

不是。二氧化碳造成溫室效應,是因為二氧化碳對地球表面所放射出的紅外線的有很強的吸收能力,但對陽光的吸收力較弱,因此大部分陽光能穿透大氣層加熱陸地與海洋。而地表與海面放出的紅外線大部分被二氧化碳吸收後,二氧化碳會再放出紅外線加熱陸地與海洋,達到增溫的效果。

從垂直方向來看,地表放出的紅外線會被二氧化碳吸收而逐漸減弱,到達高空的能量較少。

因此,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對大氣的加熱會隨高度遞減。在海拔約十公里以上的高空,溫室效應甚至對大氣有冷卻的效果。因此,即使臺灣上空真的太熱,也不是二氧化碳的溫室效應直接造成的結果。

臺灣上空太熱,會不會導致雨季不下雨?

這兩者之間並非直接的因果關係。當臺灣被太平洋副熱帶高壓籠罩時,對流被下沉氣流壓制而不易發生,颱風也只能繞行高壓邊緣,造成降雨減少。此時臺灣上空也會因高壓的下沉氣流而增溫。然而這並非表示上空太熱是不下雨的直接原因。

另外,網傳文字所引述的現象發生在梅雨季,這時的降雨主要是鋒面系統所造成,較重的冷空氣切入較輕的熱空氣下方,使熱空氣被抬升而形成降雨。臺灣上空太熱和降雨是否發生也沒有直接關連。

資料來源:

新興科技媒體中心 - 網傳「燃煤發電導致二氧化碳過多產生溫室效應,導致臺灣不下雨」?專家解析氣候變遷科學事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