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中國製造挑戰「美國再次偉大」

最近瑞典電池公司Northvolt聲請破產,這只是歐盟汽車廠及電池廠近期遭遇的一系列困境中的一個案例。由於大陸電動車產業崛起以及歐盟電動車轉型不順,歐洲汽車大廠及零件供應商經營陷入困境,裁員數甚至比新冠疫情時還高。

2024年上半年大陸新能源車(含純電動車和混合動力車)全球市占率超過6成,同時成為全球首個新能源車年產量達1,000萬輛的國家,呈現跨越式發展,從市場化、產業化,到規模化、全球化,未來更走向(生產)自動化、(運行)智慧化,預期2030年大陸新能源車滲透率將突破8成。

對大陸而言,現在電動車只是基本盤,未來重要趨勢是「自動駕駛」,現已有五、六家自動駕駛汽車公司分別在香港、美國上市,包括地平線機器人、黑芝麻智能、小馬智行等。美國唯一有能力競爭的是特斯拉,發展出FSD(全自動輔助駕駛),馬斯克去年為此特別拜訪大陸總理李強,敲定特斯拉未來落地的權利。

其實受到影響的何止歐洲車廠,美國和日本車廠亦然。日本兩大汽車公司本田和日產面對銷售下滑,計劃合併,日產在台合作夥伴鴻海董事長劉揚偉在法說會表示,原訂2025年拿下全球電動車市場5%市占目標「可能推遲」。

上個世紀中期,美國是全世界製造實力最強大的國家,但全球化潮流興起後,卻逐漸放棄製造,不只是傳統鋼鐵、石化,也延伸到汽車、電子、半導體等產業。現在想扭轉這個趨勢,但為時已晚。

2000年時,中國製造業占全球比例不過8%,當時美國尚有約24%;但截至2023年,中國已成長到29%,反觀美國跌到16%,預測2030年中國將占全球製造業45%。未來隨著台積電加速布局美國,這個比例雖可能有所調整,但美國半導體以外產業製造的衰退將無可避免。

川普上台對某些產業如汽車和石化,雖有短期幫助,但從長期來說卻有不利影響,例如綠能和高科技產業。高科技的核心在於製造,但美國只靠晶片或台積電將無濟於事,很難與中國大陸競爭,因為其擁有完整生態系,且政府和企業合作,發展目標明確,而非處於對立。

川普上台後,美國電動車產業成長將陷入停滯,即使特斯拉也不例外。特斯拉未來重心已不是電動車,而在機器人。另外,最致命打擊是川普將積極恢復化石燃料開採,這對全球清潔能源及減碳是一大倒退,且會使中國大陸成為未來清潔能源以及碳排標準的領導者,歐盟也會全力配合中國大陸。

紐約時報作家佛里曼最近分析「中國製造」,強調中國大陸作為「世界工廠」並非偶然,而是政府政策、基礎建設和全球化擁抱下的產物,他特別讚賞大陸將中央政府規劃與私營部門創新相結合的長期產業政策。

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近期表示,美國在這場晶片競賽中阻止中國大陸只是「白費工夫」;即使在AI領域,美國制裁也沒辦法封殺中國大陸,大陸現在不少大模型生態系應用都發展迅速。AI專家李開復表示,美國黑科技通常領先中國大陸,但在執行時刻,中國大陸卻可以趕超、甚至超越美國,這就是龐大生態系的力量。

相較之下,台灣產業發展有幾大限制:第一是為少數國家服務(美國),第二是為少數產業服務(半導體與AI),第三是為少數企業服務(蘋果、輝達),整體非常不均衡,政府雖不願承認,但數字會說話。反觀中國大陸企業積極出海,既有B2B也有B2C,既有成熟市場也有新興市場,既有傳統產業也有高科技。

台灣製造跟著美國跑,多半專注零組件,很少在生態系有所著墨。台灣做機器人零組件,大陸已在細分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人型機器人;台灣生產AI伺服器,國外已開始推動「AI代理」;台灣規劃電動車,國外已聚焦自動駕駛;台灣發展無人機,大陸已進入「低空經濟」。由於沒有生態系思維,台灣科技成長缺乏宏觀格局。

台灣對美國而言,是「信賴供應鏈」重要夥伴,但在地緣政治「台灣+N」趨勢下,未來必須走向海外。川普對中國大陸施以各種貿易制裁,但美國可以做的事情,並不代表台灣可以。事實上世界各國包括日、德、澳,都在積極修補和大陸經貿關係,只有台灣背道而馳。

面對陸企製造全球化與智慧化,「台灣製造」未來可能逐漸邊緣化,必須轉型「台灣創造」及「台灣整合」,短期內台灣企業至少需加速「新南向」和「新東向」兩大布局。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光業績報喜 歐美股油價齊反彈
大宇資業外補 11月每股賺13.47元
弘凱車用耕耘有成 營運樂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