裕隆發聲明駁斥拿政府百億補助傳聞,盼勿以訛傳訛
【財訊快報/記者戴海茜報導】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政策,對台祭出32%的對等關稅,外界認為,政府以關稅保護裕隆(2201)國產車,導致美國有理由對台灣課徵高關稅,對此,裕隆發布聲明指出,網路傳裕隆拿上百億的政府補助並非事實,相關數字自可查證,勿再以訛傳訛,惡意中傷,國產車的存在是跨領域技術落地與實證的必要條件,值此美國對等關稅衝擊台灣之際,會配合政府的總體對策,共度這次的危機。關於近日美國對等關稅議題,裕隆集團指出,進口至美國車輛和零配件加徵 25%關稅的影響,這不是對單一企業,而是對整個產業鏈和生態系的影響。
裕隆指出,台灣國產車產業涵蓋日系、韓系、美系、台系等多家整車廠與汽車零組件廠商,牽涉的上游原物料產業,包括鋼鐵、橡塑、玻璃、機械,以及占車輛成本比重越來越高的電機電子,層面極廣。據研究機構的分析,平均每100個汽機車製造的直接就業,可帶動1428個間接就業機會,是所有耐久財中可發揮最大外溢效果的策略性產業。
裕隆集團強調,長期配合政府政策、合法繳稅、照顧員工、善盡社會責任,台灣汽車產業有其發展歷史,為配合政府發展策略性汽車工業,傾力以自有資金投入數百億投資自主研發和自主品牌,網傳裕隆拿了上百億政府補助,並非事實,相關數字自可查證,勿再以訛傳訛。
而裕隆集團數十年來也培養出台灣零部件及汽車電子的競爭力,許多台灣汽車零部件的領導廠商與裕隆投入研發有關,而逐漸發展起來,進而打進國際供應鏈。再者,每一部車開發規模不等,不計算研究投入的風險,單在模具與生產線機器設備投入至少都是10億元起跳,長久下來也為台灣的模具產業、工具機及設備產業打下了堅實的基礎,這些都是國產車產業鮮為人知的隱形貢獻。
裕隆集團與鴻海合資成立鴻華先進持續投入自主研發,推出第一台量產國產電動車LUXGEN n7 ,導入台灣ICT大廠為一階供應商,是國產車的一次升級,更代表台灣ICT產業因為有整車平台,而有機會切入全球車電供應鏈。
裕隆集團強調,國產車的存在,是跨領域技術落地與實證的必要條件,值此新能源車和車用AI發展之際,掌握整車條件的國產車更是重要的平台。
另一方面,裕隆提到,旗下所有品牌車輛生產與製造皆合法合規,旗下品牌多數車款自製率皆已高達70%以上,新進車款也依循時程持續導入國產零件。
至於網路有言說裕隆集團不務正業,裕隆指出,集團有70年的發展歷史,企業從本業出發,隨著資源的累積,進行相關與非相關多角化,這是對股東負責、對員工負責的正常作為,也是企業發展的常識。
展望未來,裕隆集團仍將積極配合政府政策,以整車工業基礎,持續投入電動車、綠能移動服務及車用AI生態系發展,整合在地供應鏈,與台灣汽車零組件廠商並肩作戰,實現產業升級與技術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