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美談判 陳駿季:不會把農業推到第一線
台美已針對關稅議題初步交換意見,然而美方點名美豬標示、基改大豆禁入校園等非關稅貿易障礙,引發社會各界高度憂慮。對此,農業部長陳駿季15日於立法院答詢時宣示,不會把農業議題推到第一線去跟美方談,絕對不會犧牲了農漁民的權利,將其作為籌碼。
陳駿季說明,農業肩負糧食安全的責任,例如稻米、肉類、禽類等,都是必須守住的部分,未來在處理這個議題時,一定要確保台灣產業的競爭力、穩定永續發展、保障農漁民權利等三大基本原則,同時,也會積極向美方說明,基本上在農業部分,台灣對美國是逆差。
尤其針對美豬標示,先前已有養豬協會示警,若消費者無法辨識豬肉來源,對國內豬肉產業會是很大的衝擊,陳駿季則說,台灣豬肉的自給率約達80%至90%,而且台灣豬肉是採溫體屠宰方式,相信台灣豬肉是國人優先第一選擇。他重申,無論是豬肉或其他肉品,都會先確保農民權益,才考量後續問題。
行政院長卓榮泰續指,在台美第一次談判接觸時,非關稅貿易障礙是重要議題之一,當中除了農業,在工業上也有,這是大家將來必須面對的。要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的品項非常複雜,而政府的依據是:符合國際貿易秩序、國際的標準、有科學的證據三點。
卓榮泰不諱言,每個國家都有敏感的產業及產品,都會基於保護這些產品的角度來思考。台灣去年對美輸出比較多,造成美國貿易逆差比較大,所以美方要求台灣儘量平衡逆差,而台灣採取的方法,是用大的投資、採購來平衡這個貿易,至於比較敏感的產品,基於雙方共同的利益,會先由工業及農業部門進行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