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房空襲!想趁亂世入手「保值房」? 實戰老手:「這族群」鄰居太多不是好事

【文/蔡碧月】股房空襲下,該如何聰明買房?現實生活中,許多人一輩子只買得起一間房!首購或自住客如何趁亂世買好房?如何從社區管理狀況看出是不是好物件?以及保值不敗的社區在管理,通常具備哪些特質?

俗話說,千金買房萬金買鄰,這句話在強調鄰居的重要性!然而還沒入住之前,鄰居住戶的素質無從判斷,但有一項是肯定的,社區管理好的樓群,顯示區內住戶共識高,愛護家園、重視生活品質,對首購族或自住客來說,社區管理品質的好壞,是不可忽視的重點。

▲<strong>好的社區不只管理室運作良好,整體質感、公社維護也做得好;自住客多的社區,社區管理容易上軌道,房價相對保值。</strong>
好的社區不只管理室運作良好,整體質感、公社維護也做得好;自住客多的社區,社區管理容易上軌道,房價相對保值。

「好的社區,從第一眼開始」

如何判斷一個社區管理品質的好壞?實戰經驗豐富的房產老手顏博志認為,所謂好的社區管理可以從幾個地方去判斷:社區整體質感、公設硬體是否定期清潔維護、保全素質等,「再來就是電梯布告欄的報告也可以參考。」

他提醒,社區管理牽扯到經費,一般印象是大型社區戶數多、管理費充足,比小型社區更有資源,因此管理品質比較好,但現實上並非如此。「一些大項的公設,像是電梯或結構修繕,大社區經費的確比較充足,有能力負擔,但不是大社區戶數多,管理品質就比小社區好,因為比起戶數多寡,住戶們本身願不願意花錢維護社區?以及錢能不能花在刀口上更重要。」

顏博志說:「我曾經去過那種好幾百戶的社區,明明是大白天,大廳中庭卻一片昏暗。深入了解後發現,該社區的住戶年齡偏高,退休人士多,在社區維護上斤斤計較,認為白天不需要開燈,卻忽略掉大樓本身的採光不好,為了省錢寧可犧牲居住品質。」

社區管理好 轉手價差好幾萬

好的社區管理對房價到底有沒有影響?房產專家們一致認為是正相關。有一個現象是:社區管理好的房子,通常自住客比較多,管理容易上軌道,也不太常買賣,因此房子比較少出現在市場上,一旦出現很快被買走。

看過上千間房子的House123 執行長邱愛莉分析,同一條街的兩個社區,坪數、屋齡接近,又在隔壁,為什麼行情可以差到一坪好幾萬?答案可能是社區管理品質。她表示,判斷社區管理品質,最簡單就是看社區物業管理情形,保全有沒有24小時輪班?還是只有白班?周末是否沒有警衛,只靠門禁進出?管理風格像現代大樓?還是能省就省像華廈?這都會影響房價。

想擁有好的社區物業管理,管理經費必不可少。顏博志指出,愈是高級的社區愈注重管理,甚至會篩選物管人員的外型年紀,要求不能抽菸,待人接物上有一定規矩,比如見到人要打招呼或叫得出名字、訪客上門主動詢問等。

▲社區中如果有和水有關的公設,通常比較不好維護,但也反應住戶對生活品質和社區管理的要求。
▲社區中如果有和水有關的公設,通常比較不好維護,但也反應住戶對生活品質和社區管理的要求。

外觀物業公設 印象加分很重要

「Lin's竹北房產筆記_品揚的竹北房產交流網 」粉專版主,以十幾年的房仲帶看經驗分析,認為物件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買家打分數從建築外觀開始,外牆是否老舊斑駁?進了社區後,大廳保全打招呼狀況?水池是否長滿青苔?公設是否變蚊子館?資源回收室或停車場是不是堆滿雜物?想買房的人,把感官打開去感受,就可略知一二。

他表示,大樓公設是社區資產,整體環境管理維護都需要費心思,一個社區晚上會不會有照明燈?大廳是否營造賓至如歸的感覺?尤其社區大廳的造景,如果有噴泉或小池流水,也是一個觀察重點,因為「水」的設施最難維持,如果沒有荒廢、長青苔、堆垃圾,還能夠維護得很好,顯示社區有財力也有心力去維持愛惜自家園。

在通膨年代,社區管理成本只會更高不會更低,管理費只會漲不會跌,然而,大多數社區要漲管理費不容易,因此居民的負擔力和共識,就是社區管理好壞、房價是否能保值的關鍵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