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韓首輪協商 談能源採購、軍費分攤

韓國代表與美國24日展開首輪貿易談判,談判議程包括造船業、能源領域合作、分擔軍費等議題。此外,韓國公布第一季國內生產毛額(GDP)較去年同期減少0.1%,凸顯在國內政治動盪以及美國關稅政策的雙重打擊下,韓國經濟呈現2020年第四季以來首次萎縮。

美韓在台灣時間24日晚間8點舉行所謂的「2+2貿易協商」,財長崔相穆(Choi Sang-mok)與貿工部長安德根(Ahn Duk-geun)訪美出席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與世銀會議,並且藉此機會與美國財長貝森特與貿易代表葛里爾(Jamieson Greer)在華府進行談判。

位於華盛頓的韓國經濟研究院政策分析師Tom Ramage表示,這只是談判的開端,談判可能會延長,某種程度可能就像美韓自由貿易協定的重新談判。

韓國上季經濟表現意外萎縮,遜於分析師原估的增長0.1%,也遜於2024年最後一季經濟成長1.2%的表現。該國央行公布數據顯示,上季經濟萎縮主要受累於建築業,該行業產值比去年同期銳減12.4%,季減0.2%。

與前一季相比,韓國第一季GDP縮減0.2%,扭轉2024年第四季季增0.1%的表現。該央行提到,由於政治不確定性和貿易條件惡化,國內需求和出口皆呈現減緩,使上季經濟成長不如預期。

韓央行4月決策會議將利率維持在2.75%,並在貨幣政策聲明裡指出,預料2025年韓國GDP成長率將低於2月估的1.5%。

澳盛銀行(ANZ)24日發布的報告指出,由數據來看,在國內政治動盪和全球貿易緊張局勢升溫的壓力下,韓國經濟出現廣泛的下滑。

澳盛預料,充滿挑戰的前景預告著韓國將提出強而有力的政策因應,預料韓央行年底前會再降息兩到三次,2025年的財政刺激規模將超過GDP的1%。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欣興董座:載板樂觀到2026
廣達將秀5G專網與AI實力
明年Q4龍潭廠正式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