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關稅政策引發全球市場動盪 花旗協助企業因應變局、掌握商機
美國政府實施關稅政策牽動全球市場動向,花旗銀行日本、北亞及澳洲(JANA)區域銀行業務負責人龍明睿(Marc Luet)指出,亞洲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地區,從企業的崛起到亞洲的財富增加,富藏機遇。Marc自去年就任花旗銀行日本、北亞及澳洲(JANA)區域銀行業務負責人以來,己數度到訪台灣,顯示花旗對台灣市場的重視,這也是他首次接受台灣媒體訪談。
問:對於美國政府最近實施的關稅和行政命令,您有何看法?您認為這將對亞洲市場產生何種影響,花旗該如何協助客戶應對這些挑戰?
答:亞洲和全球的企業已將這些變數納入當前及未來的業務規劃,並為未來可能發生的市場波動和變化做更好的準備。
對於亞洲的企業來說,他們的重點很明確——尋求業務成長,開拓本土市場以外的客戶群,並為股東創造更高回報。
因此,隨著企業為實現中長期業務成長目標所投入的資源和努力,我們看到貿易格局正在演變。許多大型跨國公司正尋求在亞洲及全球其他地區擴大其業務、開拓新的市場區隔,以及建立新的全球供應鏈。
問:您對於地緣政治緊張、供應鏈轉移,以及區域經濟態勢有何看法?這些因素是否可能對花旗的業務和對亞洲的承諾產生潛在影響?
答:我們對亞洲的承諾依然堅定,這裡是全球成長最快速的地區,從新創企業與創新商業模式的崛起、中小企業迅速發展為跨國公司,到整個地區的財富增加,富藏機遇。
在不確定的時期,花旗作為全球銀行,所提供的專業建議和豐富經驗對客戶至關重要。面對經濟和地緣政治的多重挑戰,我們能夠幫助客戶有效克服障礙,並在全球其他地區尋找新的成長機會。憑藉我們無遠弗屆的全球網路,和深入的地方關係,以及對商業、政治和監管趨勢的深入理解,花旗能夠在波動和變化中持續支持客戶。
花旗在日本、北亞及澳洲(JANA)區域,為這些地區、國家超過1,300家企業及其子公司提供金融服務;也為40多個非JANA地區的國家、近3800家跨國企業子公司提供銀行服務。 我們的策略保持不變——無論客戶選擇在哪裡開展業務,我們都能持續提供其跨境需求服務。
問:在全球供應鏈調整的趨勢下,您觀察到客戶對市場選擇有什麼偏好?是否有特定的貿易走廊展現出成長潛力?
答: 全球供應鏈的變動將持續下去,隨著各國政府評估並調整貿易政策,這個趨勢可能會更加明顯。貿易走廊也在不斷發展,例如,越來越多企業希望貼近終端消費者,帶動亞洲貿易增長、持續流入進入北美。同時,拉丁美洲與中東歐(CEE)經濟體受益於「近岸外包」(nearshoring)和「友岸外包」(friendshoring),而中東與亞洲的聯繫也日趨緊密。
亞洲各國間的貿易走廊(Asia-to-Asia corridor)正在迅速成長,區內投資也持續增加。過去四年,花旗的主要對外投資領域包括科技、移動與多元工業(包含自動車、智慧移動等),以及能源與化學(NRCET)等產業。
此外,台灣企業對新加坡、印度及東協(ASEAN)的投資顯著增加,我們預期這一趨勢將持續下去。同時,花旗也觀察到,台灣與北美、墨西哥及歐洲之間的國際貿易走廊在客戶需求帶動下持續成長,而北美對台灣的投資仍然維持可觀的規模。
問:台灣在花旗的區域發展中扮演什麼角色?您如何看待 AI 趨勢及其對市場可能產生的影響?
答:台灣是先進經濟體,也是全球科技重鎮,在全球科技與製造供應鏈中,台灣扮演著關鍵角色,特別是在半導體、科技、健康醫療及教育領域。
我們對台灣企業發展前景充滿期待,也很看好其在全球市場和科技領域的領先地位,特別是在AI競逐激烈的背景下。花旗將持續深耕台灣,並致力於支持客戶的在地及跨境業務需求。AI在中短期內仍將持續成為主流趨勢。去年,我們看到AI需求激增,帶動台灣、東南亞部分地區及澳洲的投資銀行業務成長,特別是在數位基礎設施領域。市場也因預期AI應用日益普及,出現大量投融資活動,尤其是在數據中心、通信塔、光纖與冷卻技術等領域——這些都是AI到用戶端普及應用不可或缺的基礎設施。
台灣企業在AI產業鏈的各個環節展現出堅強實力,從上游的晶片設計與製造,到中游的系統整合,再到下游的應用服務,構建出完整且極具競爭力的產業生態系。
展望未來,隨著AI應用科技的持續發展,全球市場對AI技術的需求將進一步增長,為台灣端到端的科技供應鏈帶來更多發展機會。
問:花旗如何在台灣市場與本地及其他外資銀行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答:花旗的核心優勢在於我們擁有綿密的跨國網路和遍布全球90個市場的據點,並且能在超過180個市場提供服務,協助客戶在全球市場開展業務。
我們提供客製化金融產品,幫助企業在台灣及其他市場順利營運與拓展商機,並在多元且複雜的市場中取得成功,協助客戶克服進入新市場所面臨的財務與營運挑戰。我們支持客戶的資本與募資需求,並提供多元銀行解決方案,包括現金與資本管理、財務規劃、供應商與即時支付、貿易與供應鏈融資,以及外匯與避險方案等。
在台灣,花旗透過企業金融、商業金融及投資銀行業務,服務超過900家國際企業、近1,000家新興及中型企業,以及100多家頂尖本土企業與金融機構。花旗深耕台灣市場逾60年,見證市場的起伏變遷,並在不同發展階段持續支持企業客戶。
自2020年以來,花旗已從全球資本市場協助本地客戶籌資超過250億美元,滿足其財務需求。在營運資金調度與跨境現金流管理方面,花旗為企業客戶提供涵蓋140種貨幣的環球匯款服務,結合流動性管理與自動對帳功能,幫助客戶靈活應對各種營運與資金需求。
無論客戶選擇在哪裡開展業務,花旗都能透過完善的產品與平台滿足其全方位金融服務需求。
問:台積電(TSMC)宣布未來四年將在美國投資1,000億美元。您認為這對美台貿易走廊會帶來什麼影響?又將如何影響亞洲的半導體供應鏈?
答:根據美國國務院的數據,台灣是美國的第七大貿易夥伴,而美國則是台灣的第二大貿易夥伴。自 2009 年以來,台灣對美國的外國直接投資(FDI)大幅增長,2023 年直接投資達到215億美元。台灣在美國的投資主要集中於半導體、製造業及批發貿易。
台灣與美國的科技及半導體產業合作緊密且相互依存,帶動台美雙邊貿易的穩健成長,未來更有望進一步擴大綜效。
作為匯聚科技產業領先企業的國家與區域,亞太地區將持續受惠於全球對半導體的需求,其中台灣、中國、日本與南韓的企業在高度整合且專業化的半導體供應鏈中,各自掌握關鍵環節。亞洲作為全球半導體製造重鎮,占據產業舉足輕重的地位,台灣、南韓與中國合計貢獻近90%的全球晶圓代工產值,其中,台灣就佔了60%,足見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重要性。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2025高股息買誰好?919、878、929…六檔PK 楚狂人3面向剖析:「唯二」真心不騙
逾121家股利大公開!長榮殖利率14%還不夠狂 最狂這檔逾15% 群創、億光等12檔配逾6%
川普沒放過!對等關稅瞄準「骯髒15國」 台灣也上榜 陸行之點名1產業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