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消息面:美喊話北京「快來談」;美對晶片藥品啟動國安調查

【時報編譯柯婉琇綜合外電報導】消息面: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在白宮表示,他考慮修改對進口自墨西哥和加拿大的外國車與車用零件徵收稅率為25%的關稅措施,「汽車公司還需要一點時間,他們準備把生產移回美國」。川普政府已經對進口整車徵收25%關稅,而對車用零組件實施的關稅按計畫最晚將於5月3日上路。

●美國總統川普周一再度重申智慧型手機、電腦、晶片等電子產品只是「暫時」享有關稅豁免,未來其政府仍可能就特定產業實施「更具針對性」的關稅策略。他並表示可能「很快」對進口藥品加徵關稅。川普周日表示將在1周內宣布半導體關稅稅率,但他也表示「對該產業某些公司會給予彈性」。

●美國商務部周一在《聯邦公報》發布兩份通知,宣布將調查「進口半導體和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進口藥品和藥物成分」對美國國家安全的影響。此舉被視為是在為後續的加徵關稅鋪路。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接受彭博訪問時表示,美方仍希望與北京達成重大貿易協議,但他也坦承,這需要一種與過去的貿易與貨幣協議截然不同的模式。他表示,美中之間必須進行最高層級的協商,需要美國總統川普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自參與。

●美國財政部長貝森特表示,將自今年秋季起,開始討論聯準會下一任主席人選。現任聯準會主席鮑爾的任期將於明年5月結束。

●美國前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表示,中國不會拋售其持有的美國公債。中國持有之美國政府債券規模在全球排名第二,僅次於日本。葉倫表示:「如果中國拋售美元,那將推升人民幣,還會給美國公債市場與全球金融穩定構成風險,進而損害中國自身利益,而且那也將是非常嚴重的升級對立,所以我不認為中國會這麼做」。在談到川普關稅等政策正在削弱盟國及投資人對美國的信任時,葉倫表示:「我認為我們並未看到市場流動性完全枯竭的功能失調,但趨勢顯示市場對美國經濟政策以及美債這個作為「全球金融體系基石」的安全性失去信心,這的確實非常令人擔憂。她表示自己尚未看到金融穩定面臨風險,但如果真的發生,那麼聯準會有一系列流動性工具可應對,在2020年3月新冠疫情爆發時就曾使用過。

●聯準會理事沃勒(Christopher Waller)周一表示,川普關稅政策對通膨的影響仍屬暫時性的(transitory)。若關稅對通膨造成的影響相對較小,通膨仍可持續朝2%目標回落的話,那麼聯準會很有可能在今年下半年降息。他表示,川普關稅造成的影響有兩種預測情境:若關稅範圍較大、持續時間較長,將導致通膨率大幅升高至介於4%~5%,但隨著經濟成長放緩和失業率攀升,最終通膨率仍將回落。若關稅措施較為緩和,那麼通膨率估將升至約3%,然後再下降。他表示,無論是哪一種情況,聯準會都會降息,唯一的問題只是降息時機。

●川普關稅政策仍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儘管美國公債殖利率已見回落,但美元仍然走弱。周一美國10年期債息一度下跌13.3基點,至4.36%。美元指數一度下挫0.89%,報99.208。市場擔心川普關稅可能動搖美國作為全球儲備貨幣的地位。

●周一紐約期油收漲彈0.05%,報每桶61.53美元,盤中一度上漲1.92%,站上62.68美元。布蘭特期油收漲0.18%,報每桶64.88美元。美國豁免部分消費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緩解了市場對全球經濟前景的擔憂。

●美國暫時豁免電子產品的對等關稅,避險情緒降溫,周一紐約期金收跌0.6%,報每盎司3226.3美元。現貨金收跌0.79%,報每盎司3210.74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