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花蓮強震生成2堰塞湖 下游注意安全

【時報-台北電】強震導致花蓮縣境內新增「萬榮鄉萬里溪上游」及「秀林鄉木瓜溪上游」2處堰塞湖,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23日表示,經調查認為堰塞湖距離下游聚落仍有距離,不致造成立即危險,但對下游行水區內活動人員有直接影響,已通報堰塞湖下游權責機關,將持續監測,以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

花蓮正逢5至10月汛期,林業署啟動各項治山防災防汛先期整備工作,針對各地區分署轄區內重點防汛區域、強化防災教育訓練、預為盤點在建工程防災整備及堰塞湖等各項防汛整備情形,以強化防災韌性,減少災害發生。

林業署表示,這兩處堰塞湖離最近的部落至少10公里,目前無立即危險,評估潰堤後流到部落的水量將造成約100公分積水,雖不會造成立即危險,但仍會對下游人員有影響,將會密切監控,且若上游降雨量超過200公釐,就會通知地方政府提前因應並防災整備。

秀林鄉銅門村長葉清賢表示,木瓜溪上游堰塞湖可能影響銅門、榕樹等2個部落,不過,堰塞湖距離部落約有20公里遠,根據林業署與部落青年到現場勘查,並用空拍機拍攝附近畫面,初步研判當地地質與環境尚不至於潰堤,也研判如果大雨降雨量溢出湖面,水潮流經木瓜溪下游會逐漸擴散,不會直接衝擊部落。

他說,比較擔心是不知情遊客來到木瓜溪下游撿拾石頭發生意外,已經向部落族人宣導,地震期間減少到下游從事水上活動。

林業署指出,因應2022年災害防救法將大規模崩塌納入法定災害,該署2023年發布5處國有林班地內大規模崩塌潛勢區,持續監測並指派專人監控,適時於颱風期間發布紅、黃色警戒預報,提供地方政府預警因應及辦理防災整備。

為強化防災應變能力,林業署針對2024年新增的2處大規模崩塌潛勢區,於2023年即於太平山國家森林遊樂區辦理防災應變示範演練,藉由現地真實情境模擬操演,強化社區自主應變能力,加強各機關縱、橫向聯繫及分工處理,熟悉投入防救災工作時機,以期將潛在大規模崩塌的危害降至最低。(新聞來源:中國時報─林良齊、王志偉/連線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