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經解析-新世代AI發展帶動大陸經濟
農曆新年期間,一家中國大陸人工智慧(AI)初創企業崛起橫空面世,激發中港股市表現,特別是中資科技股快速上揚,市場對中港股市信心明顯提升。
投資人關注此輪漲勢與2024年9月反彈是否存在差異,滙豐投信相信兩者最大分別在於上次反彈催化劑為政策預期,近期漲勢則是透過自下而上的行業改變,如人型機器人發展,加上各公司擴大AI技術投資所帶動的乘數效應,令市場對中資股前景改觀。
在此之前,投資人較少將AI與大陸科技股做連結;但事實上,大陸在代表AI研究先進程度的基礎模型數量,在2023年已達到20個,超過英國與歐盟總和,而這家大陸人工智慧初創企業崛起在短短不到三個月內,使用數量已高達3,000萬人。預估陸企在AI的資本支出、應用將快速增長,資本支出在2025至2027年將大增,2030年將達到大陸GDP的1%,合計約2,000億美元。
大陸AI產業崛起令投資市場思維出現大震盪,突破了大陸科技板塊的舊故事,亦令投資人重新評估生成式AI成長潛力,以及其潛在經濟利益的樂觀情緒。此外,邊緣AI亦帶動不同的機遇,例如AI手機、AI電腦、AI可穿戴裝置等,很多大陸企業皆是相關供應鏈的受惠者。
當AI應用漸趨於廣泛,股票漲勢便會由硬體逐步轉移至軟體,甚至其他能受惠於應用AI的行業;至於人型機器人、自動駕駛系統等技術也會因應AI廣泛應用而加速發展。同時,投資人也認識到其投資範圍可更廣泛,特別是陸資企業,因受益於勞動人口成長,AI應用的速度將帶動投資氣氛,如各大陸雲端平台公司已宣布加大AI的資本投資便是一例。
目前大陸已有超過200家公司宣布會導入這家大陸人工智慧初創企業的服務,不少企業紛紛表示要加大在AI方面的投資,聘請更多AI科技相關的人才,成為整個科技行業投資的轉捩點,在創造新的營收成長機會的同時,亦有助企業獲利成長。不過,投資人仍要留意企業的投資力度及速度有多大及多快,以及其旗下產品或公司的成長潛力,均會對未來估值會否進一步重估帶來影響。
除了估值以外,人工智慧的利多因素還有可能為企業帶來更高的收入及利潤,降低進入門檻以激發競爭,同時使得大陸企業進一步實現地域擴張。從經濟層面來看,潛在生產力的提升及新的資本支出周期,有助支持大陸經濟成長。
受到這家大陸人工智慧初創企業可能加速提升AI在大陸的滲透率,雲端、資料中心、軟體、應用平台可能將是下階段的市場重心。整體而言,AI的發展和推動能帶來更多就業機會,從而透過改善就業市場推動經濟發展。加上大陸貨幣和財政政策的支持,以及大陸科研創新的推動下,我們相信科技、工業及消費類股的前景可望進一步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