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價跌勢煞不住!學者看衰中國經濟示警:恐陷長期通縮

中國經濟正面臨嚴峻挑戰,產能過剩與內需疲軟導致物價持續下滑,通縮壓力日益加劇,如果無法及時採取有效措施,中國恐步入長期經濟低迷,甚至重演日本「失落的30年」。

《華爾街日報》(Wall Street Journal)以中國最大的造紙商之一山東晨鳴紙業為例指出,該公司因應產能過剩問題採取降價策略,但虧損卻進一步擴大,截至上月,其逾期債務已高達2.5億美元,債權人提起訴訟,導致部分銀行帳戶遭凍結,而該公司的困境只是中國企業面臨通縮壓力的縮影。

在製造業產能過剩問題中,不僅造紙行業受影響,紡織、汽車製造業也受到衝擊,中國電動車公司蔚來汽車執行長李斌說,中國的「內燃機」汽車業者已進入不可持續的砍價惡性循環,與此同時,中國汽車產量卻持續增加;而浙江一間紡織廠則因價格戰導致利潤減少,不得不裁員。

根據統計,中國11月生產者物價指數(PPI)同比下降2.5%,已連續26個月下滑,且幾乎無回升跡象,同時,反映整體經濟物價水平的國內生產毛額平減指數(GDP平減指數)已連續六個季度為負,創下1990年代末以來最長紀錄,而消費者物價指數(CPI)雖同比上漲0.2%,但遠低於多數央行認為的健康水平。

儘管中國政府推出多項刺激經濟政策,包括降低利率、增加貸款與擴大財政支出,但政策成效有限。一方面,這些措施主要聚焦於防範金融風險,對拉抬消費支出的影響微弱;另一方面,北京對製造業的貸款與補貼雖支撐經濟成長,但卻加劇了產能過剩問題,進一步壓低價格。

外部環境同樣令中國經濟雪上加霜,美國下任總統川普(Donald Trump)計劃提高對中國商品的關稅,可能阻礙中國將過剩產能轉移至美國市場,導致更多商品滯銷國內,價格進一步下跌。

在通縮的壓力下,企業可能選擇裁員或延遲投資,而消費者則因預期價格下跌而推遲消費。亞特蘭大智庫中國研究中心創始主任普萊姆(Penelope Prime)指出:「這是一個惡性循環,讓經濟前景越來越悲觀。」

經濟學家警告,一旦物價下跌預期穩固,通縮將變得難以扭轉。野村(Nomura)預計,中國明年的PPI將繼續下跌1.2%;麥格理(Macquarie)則預測下跌1%。即便美國銀行(BofA)與高盛(Goldman)預測PPI持平,也難掩市場對中國經濟的擔憂。

康乃爾大學(Cornell University)貿易政策教授普拉薩德(Eswar Prasad)強調:「通縮持續得越久,對經濟前景的負面預期就越深,也讓政策刺激越難奏效。」

中國目前的通縮問題不僅反映出內需疲軟與產能過剩的結構性挑戰,也受到外部經濟環境的衝擊。如何打破價格下滑的惡性循環,避免經濟陷入長期低迷,將成為中共高層需要解決的難題。

(封面圖/取自Pexels)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進口車關稅降至0?車輛公會:汽車產業恐「垮台」

迎戰川普關稅戰!中國擬放手人民幣走貶 謝金河看衰:恐難以回頭

遭中國反壟斷調查 輝達發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