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續新規上路,碳排大戶首當其衝!產業如何應對?綠色技術成投資新機會

圖/getty images
圖/getty images

文/唐以恩

氣候暖化問題迫在眉睫,2050淨零減碳已是全球共識,各國陸續推出碳稅、碳費制度,首先衝擊的就是碳排大戶產業,此時誰能先做出調整,就能維持產業競爭力;此外,各式綠色新技術也正逐步興起,這些新技術不僅能協助排碳大戶降低碳排,更有機會發展成全新商業模式、創造全新投資機會。

歐盟是全球最早實行「碳邊境調整機制」(CBAM)的地區,按照歐盟要求,進口到歐洲的特定產品,必須按照製程碳排量申報並採購CBAM憑證,才能在歐盟銷售;而在歐盟地區以外生產的產品,若已在原生產地支付過碳費,則可抵消CBAM憑證採購費用。

這項機制已經從2023年10月啟動,初期僅針對水泥、鋼鐵、鋁業、化肥和電力等五大高碳排產品試行,試行期間,進口商僅需先提交碳排數據,無須繳納費用,2026年起歐盟才會正式收費。

不只歐盟開始推動CBAM,台灣碳費制度也預計自2025年開始起徵,根據環境部規劃,碳費一般費率每噸為300-500元,以分階段調升為原則,預計2030年後費率達1200-1800元。

哪些產業最先受到影響?哪些產業開始做出改變?

這些碳稅、碳費課徵之後,碳排大戶的生產成本勢必大大增加。

眾多產業之中,鋼鐵產業率先受到影響。全球鋼鐵產業一年產出30億公噸的二氧化碳,佔全球二氧化碳排放量約9%,若是採用傳統高爐製程,每噸鋼製造過程會排出1.8-2.2公噸的二氧化碳,電爐雖然少些,但每噸鋼碳排也有0.4-0.8公噸。

為了解決碳排困境,愈來愈多鋼鐵業改開始採用氫能。舉例來說,中鋼就積極發展氫能冶鐵製程、鋼化聯產。

與傳統的高爐冶鐵相比,運用氫能不僅可以明顯降低碳排,還可以提高生產品質與效率;不過,想改用氫能,企業也不是沒有挑戰,對於鋼鐵產業來說,光是要將傳統高爐轉為氫能製程,就需要耗費一大筆資金對現有設備進行升級改造,更遑論還要建置氫能儲存、運輸設備,不僅要投入大量人力、物力,也需要資金與時間。

不只鋼鐵業,全球交通運輸業也都面臨減碳新挑戰,不只陸地上的汽車,就連跑在海上的貨櫃船、散裝船運都面臨新挑戰。

根據國際海事組織統計,全球航運佔全球碳排放量近2-3%,且目前世界約50%以上船舶皆超過10年,而這些船隻大部分都是運用重燃料油,排碳量相當高。

為了降低排碳,愈來愈多航運業者也開始陸續採用液化天然氣、甲醇、氨氣雙燃料船,希望透過降低使用重燃料油,降低碳排;有趣的是,船舶業者也曾考慮過,氫能是否可以運用在船舶運輸中,只不過,研究機構認為氫能運用在小型商船上沒有問題,但噸數較大的大型貨櫃船因為相當耗能,氫能恐不敷使用。

傳統產業改變之外 綠色產業、新技術逐步興起

為了節能減碳,傳統產業都在思索如何透過新能源降低碳排,氫能之外,目前廣受各國採用的太陽能、風電相關供應鏈,都因此受惠。

能源之外,許多綠色新技術也廣受外界關注,碳捕捉就是其中一種。

目前市場上的碳捕捉技術有兩種面向發展,一是將碳捕捉下來後,液化並封存於地底下,不讓二氧化碳逸散至大氣之中;另一種則是從排放源中捕捉碳,並將捕捉下來的碳再導入生產。

以台灣來說,台灣的碳捕捉再利用技術,已可實際運用到塑化產業上。根據工研院、奇美開發的新技術顯示,將廢棄碳捕捉下來,運用化學反應,即可讓廢棄的碳轉變為全新塑料,不只可以製作成車燈燈殼,也可以製造出充電樁面板。

當然,碳捕捉不是只有台灣在做,包括歐洲、北美、日本都有人在研發碳捕捉技術,也不只有傳統產業大廠關注,對於許多科技大廠來說,雖然現在歐洲CBAM還沒有向科技產品收費,但是,美國矽谷科技大廠普遍預期,若產品某一段製程出現高碳排,恐怕仍會被課徵相關費用,也因此不少科技大廠都已經投入心力,開始研究、研發綠色新技術。

全世界還有不少企業在發展綠色新技術,未來若這些新技術能正式商轉,不僅能幫助各式企業面對減碳大挑戰,更有望成為循環經濟概念股的一環,成為投資新星。

看更多「永續發展 投資大未來」專題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