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Q1跌約5% 防禦類股成避風港 能源、醫療保健、公用事業類股
今年來,美國關稅政策對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打擊股市信心,造成標普500指數在第一季下跌約5%,但能源及醫療保健等防禦性類股,卻持續創造穩定回報。《巴倫周刊》報導,在大環境動盪壓迫企業獲利的情況下,防禦性類股將成為投資人避風港。
標普500指數先前連續兩年回報率超過20%,但今年走勢出現轉折。儘管該指數在2月19日寫下新高紀錄,隨後迅速向下修正,導致今年以來跌幅將近5%,是2022年以來首季最糟表現。
但並非所有類股都走跌,事實上標普500指數11大類股當中有七個類股在第一季(截至3月28日)收紅,其中能源類股季線上漲近8%,醫療保健類股上漲5%,公用事業類股也上漲3%。以美國兩大能源巨頭埃克森美孚與雪佛龍為例,前者第一季上漲9.5%,後者漲幅更達15%。
過去幾年市場聚焦科技股,以致科技及通信類股在標普500指數中合計比重達40%,相較之下能源、醫療保健及公用事業類股合計比重不到10%,但分析師多半認為這些防禦性類股在接下來幾個月將繼續創造回報,因為雖然近來消費者信心下滑,但經濟衰退的機率仍低。
研究機構Wolfe Research分析師森耶克(Chris Senyek)表示:「除了關稅之外,我們對近期市場最大的擔憂是未來三個月美國非農就業數據可能減弱,這可能讓投資者質疑聯準會降息太慢。」他認為經濟數據疲弱對股市不利,因此建議投資人短期內維持防禦性策略,鎖定民生消費、醫療保健、房地產投資信託和公用事業類股。
美國銀行近日也引導客戶投資防禦性類股。美銀證券分析師表示,儘管標普500指數從高點下跌7%左右,且美國企業紛紛下修今年獲利預期,但標普500指數從哪個面向來看仍價格過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