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大新金融搏兩個驚喜
大新銀行(SEHK:2356)會否賣盤?或是大新金融(SEHK:440)私有化?這傳聞再度流傳,究竟最終會是大新金融被私有化?還是大新銀行賣盤?對大股東而言似乎是善價而沽銀行業務較著數。
今年香港銀行業面對息差受壓、費用收入無起色、壞帳增撥備等困擾。經營慘淡,令銀行股可謂無運行,匯豐控股(SEHK:5)股價低殘至40元以下。
在港上市的華資銀行股只剩下東亞銀行(SEHK:23)及大新。以5月8日大新銀行收市價7.34元計,對比其資產淨值19.399元,出現折讓62%,而母公司大新金融收市價24.65元計,相比去年底每股資產淨值為84元,折讓幅度更高達71%,而且大新金融成交量不多,存在私有化誘因。
大新金融持有大新銀行74.37%股份,如果以低價私有化大新金融,意即間接以較低價格擁有折讓較少(價值更高)的大新銀行逾7成股權,這是私有化的最大吸引力?
1.私有化大新金融有難度
大新金融由主席王守業家族持有42.96%,另一主要股東為三菱UFJ銀行,持股約11%。由於王守業持股量不足50%,如欲進行私有化,有需要取得額外投票權,意味大股東或需於市場增持。
問題是大股東要私有化,須提出對其他股東有利的條件,換言之,大股東要有財力(或財技),並且要獲三菱UFJ首肯,不殘賣股份才成事。而且要通過私有化會議也不容易,根據《公司收購及合併守則》,最少要有75%獨立股東通過,同時不可有超過10%獨立股東反對。
2賣銀行後派高息離場較簡便
去年大新金融營運收入59.25億元,其中淨利息收入41.25億元;淨費用及佣金收入為11.36億元,差不多全來自附屬大新銀行。而大新金融出售大新人壽後,只餘下一般保險業務,去年淨保費及其他收入只有4.72億元。所以銀行業才「生金雞蛋」。
根據香港的銀行業經驗,銀行股均以帳面值倍數易手,2000年新加坡發展銀行(現稱星展銀行)以450億元吞併道亨銀行,出價為帳面值約3.5倍;招商銀行(SEHK:3968)2008年斥近200億元收購永隆銀行,市帳率為2.91倍;2014永亨銀行賣盤予新加坡華僑銀行,市帳率降至約1.77倍,反映本地銀行業投資價值近年來向下。
相信大股東不會以資產值折讓價賣走自己經營多年心血,以免對不起自己及大小股東。問題是銀行賺大錢的風光日子不再,因此外資的興趣漸減,除了未在港插旗的一些內地金融機構,需要持本港銀行牌照作資金窗口外,則作別論。
如果收購價有一定溢價令大股東或心動,大新金融已有出售人壽業務先例。如果出售銀行業務後派高息,大小股東皆可袋袋平安,皆大歡喜。
由於大新銀行價殘,給予溢價的水位可能會多了,但最終仍要視乎大股東及投資者對本地銀行業是否心淡。
結語
持有大新銀行的小股東,若要等待賣盤炒高後離場,未嘗不可。然而,大新金融的投資價值更大,待大新銀行賣盤後如能獲派高息,估值便吸引。
編輯:Yan
延伸閱讀
本文所提供的信息僅供一般參考之用,並不構成任何個人化的投資勸誘或建議。作者Cyrus Li沒持有以上提及的股票。
The Motley Fool Hong Kong Limited(www.fool.hk) 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