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啟明:核能延役是國家安全的選項 但還有很長一段路
環境部長彭啟明16日指出,從國家安全、能源安全的角度之下,核能延役的確是選項,但即便決策改變,也需要更大的社會溝通,還有很長一段路要走。他說明,行政團隊對核能都是開放的態度,總統賴清德和行政院長卓榮泰都曾公開表態「非核家園不是神主牌」,但保留核能不是行政團隊的立場,目前還是按照法令在5月核三廠除役。
彭啟明說,總統賴清德及卓揆都曾公開表示「非核家園不是神祖牌」,目前行政團隊對核能都是以開放態度來面對;他指出,其實環境部花了很多時間去研究核能重啟或延役可能會需要的程序及環評,不僅是非常複雜的過程,且花費成本非常高,而這部分在過去較少討論,建議未來如果要修正法案,要將實情向大眾清楚。
彭啟明表示,環境部不是核能主管機關,但會關注各種能夠減碳更有效率的項目,而核能也是其中選項之一。他並指出,若以國家安全、能源安全的角度來看重啟核能,其實「核能或許是確保國家安全的選項」,同時,他也強調「我沒有個人意見」,但全世界在俄烏戰爭後,各國對於核能研役的討論確實有增多的趨勢。
彭啟明說明,目前大型核能機組以中國、俄羅斯蓋最多,是全球核能發展最多的2大國,佔比9成以上,因此,未來台灣如果要重新開始使用核能,恐怕也要考慮到核能供應鏈的問題。
不過,彭啟明說,保留核能不是官方立場,目前還是按照法令,核三廠將在5月正式除役,但行政團隊的立場的確是開放討論核能這件事。他認為,未來台灣的能源政決策要改變,不論核能重啟或延役,都需要與各界社會溝通,也需解決核安的問題,不是法令過了隔天就能繼續啟用,是一條非常長的路。
同時,彭啟明也期待新的核能SMR誕生,評估目前各國要2030年之後才會有第一個案例出現,後續也密切觀察新技術的發展。不過,他也強調,現在的核能跟未來的核能是不一樣的,也要考慮到實際上所要耗費鉅額的經費,是非常大的事情,需要很完整的社會溝通。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買0056也會賠錢!47股災他加碼40萬…「2天後認賠30萬出場」悟出1真理網友都認同
北市1商圈快不行了?他嘆「狂倒30多間店」 2原因淪東區第二
美農民哭慘!陸不買美國大豆了 「40艘船大肥單」全給這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