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社論》丞相起風了?賴政府不該再對核電欲迎還拒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距離517核三廠2號機最後一部核電機組除役的大限,剩不到2個月,核電是否延役,該做決策了。惟總統府的「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尚未進入核電討論深水區,身為副召集人的和碩董座童子賢近日一再深入敵營,參加藍白活動,上周錄影參加藍營召開的核電延役公聽會,倡議「核綠共存」,儼然和在野陣營站同一陣線,究竟是倒戈?抑或替綠營解開僵局?頗堪玩味。

行政院長卓榮泰上周在立院備詢對核電談話,愈發有鬆動跡象。去年8月他接受彭博專訪,對採用新核能技術,因應半導體製造商激增的電力需求,稱政府態度「非常開放」,今年,他在立院多次表達,「如果能保障核安、沒有核廢料處理、社會上有普遍共識,當然願意跟『新』的核能技術做更多討論及研發。」

毋庸置疑,卓揆對「新」核電態度是「開放」的。而AIT處長谷立言24日在臉書二度提到台灣能源問題,直言美國可為台灣提供能源解方,包括核能、電網技術。卓揆談話是否講給美方聽,耐人尋味。

至於舊核電延役呢?賴政府儘管審慎保守,仍可見「欲迎還拒」的蛛絲馬跡。藍委張嘉郡上周質詢追問卓揆,「如果立法院通過修法,讓核電廠延役,行政院還會提覆議案嗎?」卓榮泰回答:「曾當過立委,對於立法院的尊重,與歷任行政院長都一樣。」

卓揆這番談話藏有「貓膩」,不論經長或卓揆都說會尊重立法院修法或朝野協商的結果,且表示要求台電留任核電廠員工。台電董事長曾文生也說,既有核電廠員工1,800名人力,年輕人鼓勵轉火力電廠歷練,有些留在核電廠護產,顯然是要保留核電團隊的專業戰力,為日後修法、核電再轉,預埋伏筆。

而國民黨有意在517核三廠2號機停機前,提出修正《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將核電機組使用年限從40年延長到60年,也同步修正《環境基本法》,把非核家園改為「非碳」家園。針對藍營推動修法舉措,綠營「樂見」者不乏其人。

賴清德在選前拋出「停機核電機組維持緊急使用效能,以備不時之需」的震撼彈,大選後由擁核的童子賢、中研院前後任院長李遠哲、廖俊智,出任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的副召集人,希望借有力人士的意見,衝撞綠營同溫層,在在可見為核電「鋪路」的斧鑿痕跡。

綠營內部深知,賴清德不曾反核,107年通過「以核養綠」公投後,賴時任閣揆,尊重公投結果,火速修改電業法第95條,刪除「核能發電設備應於中華民國114年以前,全部停止運轉」條文,讓核電使用在114年核三除役之後,保留運轉空間;同年考量冬季供電緊澀,同意重啟大修停機兩年未運轉的核二廠2號機。這些重大決策,對綠營執政者而言,需要膽識和勇氣。

賴政府口口聲聲以「核安、核廢處理、社會共識」作為核電使用三部曲,其實這存乎綠營一心,為與不為罷了!多項民調顯示,台灣有逾5成民眾並不反對使用核電,社會共識氛圍並不難凝聚。而517核三廠2號機使用年限一到,不論延役與否都需先停機,目的就是要重新檢視核電廠再延長,有無安全之虞,有哪些需要強化。組織降級後的核安會,如何建立人民對核安的信心,展現的是專業的決心。

核廢料處理,政府更不能放任讓台電孤軍奮戰,這涉及中央和地方,甚至國際合作,政院及經濟部應登高一呼,作台電最大後盾。展現處理核廢的決心,自然可杜「反核」悠悠眾口。

美國高科技巨擘自去年以來,紛紛擁抱核能,台灣是仰賴進口能源國家,又擬打造「AI智慧島」,再生能源尚未站穩腳步之前,實沒有偏廢任一種能源的本錢。

520將至,外界都在檢視賴政府執政滿周年的政績,4月底,國家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即將召開第四次會議,何妨就以「核電延役、重啟核能」為題,由賴總統答卷拍板,做出政治決定,如此神來一筆,將會是全國矚目的亮點政績,也可祛除美國商會、產業界對發展半導體、AI產業,台灣供電不足的疑慮。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
面板跌勢緩 大摩喊買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