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機公會宣布2026年台灣國際工具機展再度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
台灣工具機暨零組件工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陳伯佳13日主持「2025工具機產業展望」記者會宣布,2026年台灣國際工具機展將於2026年3月3日至7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舉行,以「AI賦能 智造永續」為主題,展現台灣工具機產業在數位轉型及永續發展的豐碩成果。
工具機公會指出,2024 年全球經濟受到多重不確定因素的影響,包括各國選舉後政策未定、地緣政治衝突升溫、通膨壓力加劇、原材料與物流成本上漲以及匯率波動等,使市場對經濟復甦的前景感到憂慮,整體需求疲弱成為工具機產業的首要挑戰。2024年儘管出口表現較2023年有所下滑,但隨著第四季的到來,市場情況逐漸回穩,未來前景也開始逐步明朗。
展望2025年,全球經濟依然面臨諸多變數,例如川普2.0新政可能重塑經濟秩序,供應鏈加速移轉與重組,以及各國推動淨零減碳政策。雖然這些因素可能壓抑經濟成長,但也帶來新興領域的投資機遇。此外,少子化導致的勞動力短缺問題日益嚴峻,促使產業加速向高效能、數位化與綠色轉型方向發展。對工具機產業而言,這些趨勢不僅是挑戰,更是推動技術創新與開拓市場的關鍵契機。
工具機公會表示,帶動內需是活絡景氣循環的重要方式之一,各國已普遍採取相關措施鼓勵內部經濟消費,例如日本和中國大陸的汰舊換新補助政策。為此,工具機公會建議政府應進一步擴大支持力度,鼓勵國內大型企業採用國產設備,並結合公會推行的「節能標章評鑑」計畫,提升設備性能與節能效率,全面邁向綠色製造。
工具機公會認為,AI賦能、數位轉型與永續發展是台灣工具機產業升級的核心驅動力。國內工具機及零組件廠商已積極導入AI技術、大數據分析等創新應用,以提升生產效率、產品品質與國際競爭力。目前工具機公會正積極整合產業知識,通過知識管理系統化,導入AI技術建立AI智能知識庫平台,提供業者即時且準確的資訊,解決產業痛點,優化市場布局,並推動模組化產品與高附加價值服務的創新模式。2025年綠色轉型任務,同時著手建立碳管理平台,以終為始,將逐步落實已完成的工具機產品類別規則(PCR)。公會建請政府支持平台的開發與推廣,並結合產官學研各方資源,助力工具機產業邁向全面智能化。
工具機公會表示,在全球競爭日益激烈的環境下,產業鏈整合與跨域合作顯得尤為重要。工具機產業是台灣製造業的重要支柱,政府應對其給予更多關注,制定中長期發展規劃藍圖,確保產業的穩健成長。為此,公會積極促進如半導體、機器人、航太、自行車、水五金、手工具與螺絲等產業的合作,構建完整的產業生態系,並透過建立共通平台與共享資源等策略,強化產業鏈合作,進一步提升台灣的國際競爭力。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天呀!台塑又見破底 三寶嚇壞全倒地
建中、北一女被擠掉!台灣最強中學「5A生也進不了」 專家揭亂象:從國小就要搶
獲利可期! 黃仁勳金口再開:自駕車產業將成下一個數兆美元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