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說是「虛擬」貨幣了,憑什麼相信比特幣會繼續漲?
雖然虛擬貨幣確實有技術潛力,但爭論核心向來是跟實體經濟產出無關、缺乏內含價值值(intrinsic value),可以投資嗎?
玩股網專欄作家軌道鞅則以貨幣的角度切入分析:虛擬貨幣與法定貨幣的差別,並不在於有沒有那張紙鈔,美元之所以能購買商品、人的時間與勞務,憑的就是這張紙背後有三億多人口的生產力、全球GDP 28.78% 的占比,以及最大黃金儲備國,全球外匯存底貨幣占比最高的也是美元。
而爭論虛擬貨幣是不是貨幣,不如將虛擬貨幣直接代換為「商品」,如同以現金交換遊樂場代幣,代幣有在場內玩一場遊戲的價值,但即使你滿手代幣,踏出遊戲場,你還是要換回現金才有意義。買進持有虛擬貨幣的出發點,也是因為相信虛擬幣能換回更多法定貨幣,有實體經濟支持貨幣信任的貨幣。
少了這個前提,虛擬幣與美元脫鉤會發生什麼事? 2022 年時全球第二大穩定幣 UST 崩盤就演過了。
穩定幣是透過連結資產來穩定價格的虛擬貨幣,可以連結到法定貨幣(如連結美元資產的 USDT 與 USDC)、商品(如連結黃金的 PAXG)、或其他虛擬幣(DAI)等等。UST 則是透過算法和市場機制來維持價值穩定的虛擬幣,但 2022 年掌管 250 億美元資產的華爾街對沖基金 Citadel 襲擊拋售 UST 再放空,被狙擊後 7 天內從 80 美元掉到 0.006 美元,連帶也讓 LUNA 幣幾乎陣亡。1997 年亞洲金融風暴 25 年後在虛擬幣市場重演,說明了只要湊齊條件與角色,市場什麼事都可能發生。
軌道鞅並提醒,加密貨幣雖然占美國資產不到 1%,但美國證券委員會接獲的投訴超過 18%,政府部門對加密貨幣的態度是更嚴謹保守的,但這對於投資人來說並非壞事。2023 年矽谷銀行(SVB)倒閉,現金儲備有 33 億美元在 SVB 的穩定幣 USDC 也一度與美元嚴重脫鉤,但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便出手接管清理結算,持有人未來仍有機會獲得還款,而投資人對 USDC 仍有信心,甚至認為是可以買進的機會,3/11 出事,3/24 完全恢復正常。
相對的, USDT 雖然流通性較廣,市值也較大,但發行商 Tether 長期以來因其對美元儲備的做法不透明而受到批評,甚至因為可能參與非法金融活動的情況引起了監管機構和立法者的警覺,甚至祭以罰款。在美國紐約金融服務局(NYDFS)尚未監管前,仍要留意系統性風險的部分。
比特幣為何上漲?景氣好、市場熱、錢夠多
投資獲利的來源只有兩種:資本利得賺價差,或是由商品報酬率(利息、收息、配息)而來。一般企業有資產、訂單與營收來支持,但比特幣只是「商品」,無法賺到配息,投資人只是相長期金融資產的名目價格增長下,資本能持續增加。
軌道鞅分析,以 2025 年 S&P 500 的 EPS 估值來看,美國企業獲利仍是持續向上,沒有轉衰的疑慮,即使經過這兩年縮表升息,由 8 兆多降到 7 兆,熱錢還是很多,才會湧入金融市場推升資產價格,比特幣作為商品,自然也會因為熱錢湧入而推升價格,增加資本利得。
然而,在景氣榮景時什麼商品都能順風起飛,空頭回檔的程度,才是真正的考驗,投資人要思考的是自己能不能扛著這樣的波動,或是要選擇真正有資產的產品,才能相對抗跌。
軌道鞅並提醒,即使不是直接參與買幣,而是虛擬幣相關的 ETF,這些 ETF 也不若指數 ETF 或債券型 ETF 能有固定的配息,完全靠獲取資本利得是否能讓 ETF 淨值持續增長考驗的是基金經理人的能力。不過,與直接買比特幣相比,比特幣 ETF 至少還是美元計價,相較於穩定幣用美元資產儲備來維持錨定價格下,美元本身相對安全有保障。
延伸閱讀:幣圈一天,人間十年,比特幣概念股怎麼可能沒變過?小心別搭錯車了
本文作者為玩股特派員,原文出處:玩股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