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等關稅來襲》行政院:備好各種情境解方
行政院台美經貿工作小組預計3日正式拍板因應對策,不排除召開記者會對外說明。政院人士說明,已推估所有可能的情境及方案,從川普最常講的加徵10%、25%關稅,乃至外媒模型預測的28個百分點均有評估,希望讓產業安心、業者維持競爭力。
行政院長卓榮泰2日表示,基於「政府有準備、風險可控管、對產業有支持」三大原則,將根據各產業受影響程度制定不同策略,待美方宣布具體政策後,預計3日上午即可微調並形成國家正式對策、適時對外公布。據悉,具體政策方面,包括外銷貸款優惠信保、補助、租稅減免等,均是潛在複合式因應方案。
政院人士指出,川普「對等關稅」重點在於公正(fair)與互惠(reciprocal),希望藉此解決貿易逆差,並促進美國國內經濟成長、再工業化及科技再強大。
政院人士分析,由於2018年在美中貿易糾紛下,廠商回流台灣或選擇至東南亞,自始台灣出口資通訊產品到美國佔比高達7成,而目前雙方對此的關稅都是零。目前,美國工業產品平均關稅稅率約3.1%,台灣為4.8%,農產品方面,美國平均關稅稅率為5.0%,台灣為16.6%,後者源於2002年台灣加入WTO時與各國談判結果。
政院人士強調,無論關稅低或高,政院已盤點各種可能情境、對產業的衝擊程度,以及可提供哪些因應措施,希望不要造成過度樂觀或過度恐慌,也希望各國不要有差別待遇。
另對美國是否可能比照美墨加協定,檢討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我方無法揣測,須待美方措施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