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文】安全才是打開水產品輸中的鑰匙
台灣輸中冰鮮白帶魚及冷凍竹筴魚,接續因包裝樣本遭中國海關檢出新冠肺炎病毒核酸陽性,將暫停該企業進口申報一周。對此食藥署署長吳秀梅表示,全世界都沒有看到外包裝導致病毒感染的事件,要求對方給交代,卻沒有告知台灣並沒有對進出口水產品及包裝,實施新冠病毒核酸檢驗。
中國大陸官方接續暫停台灣水產品通關,與全面暫停石斑魚進口兩者無論在理由(前者因病毒後者因藥物)、嚴重程度(前者針對單一公司暫停一周,後者全面暫停沒有期限)、解除程式(前者一周後自動恢復,後者須提出整改審核痛過後恢復)等都不相同,不能混為一談。
至於中國大陸這些舉措是否具針對性,是否是政治操作,資料顯示,自疫情爆發以來,中國大陸官方為防範新冠肺炎病毒,透過進口冷鏈食品輸入,危害消費者身體健康,經公告對進口產品(包含水產品)及包裝進行COVID-19核酸檢驗,一旦呈陽性即採取「緊急預防措施」。實施後挪威鮭魚、紐西蘭貽貝、厄瓜多白蝦、越南冷凍巴沙魚、俄羅斯鱈魚、印度冷凍白蝦、阿根廷凍魷魚、美國狹鱈等多國水產品,均因包裝或產品樣本,遭檢出含新冠肺炎病毒,被暫停受理相關企業進口申報一到四周(視違規次數多寡而定,檢出一至二次暫停1周,檢出三次以上暫停四周),顯然不是只針對台灣水產品,且期滿後自動恢復並未被全面禁止。
對於COVID-19病毒是否會透過冷鏈食品來傳播,根據WTO、美國FDA、CDC等官方機構表明,感染人類的冠狀病毒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播,並不會透過食物或食物鏈(如食品包裝、食品加工或運送)傳播,且尚未發現係通過觸摸食品、食品包裝或購物袋而感染 COVID-19的病例,目前也沒有新冠病毒感染魚類的報導。
然而有學者指出新鮮和冷凍水產動物食品的全球貿易,有利於污染病毒的生存和遠距離傳播,並認為在中國新發地海鮮市場攤位上的進口冷凍鮭魚及其包裝材料上,被檢測到的病毒為歐洲型病毒株與中國北京再次爆發的兩次 COVID-19 疫情有關(尚無法確定兩者存在直接聯繫),凸顯跨境貨物帶病毒的風險不可低估。
由於擔心第二波 COVID-19 爆發,以及在處理冷鏈潛在污染方面的低效令人擔憂,中國政府遂採取了一些嚴格的控制措施(如禁止食用和交易所有不在畜禽清單上的野生動物,許多口岸或邊境市場進行14天的隔離,加強對進口水產品進行核酸檢等等),非針對特定國家或特定產品,也不是為了保護國內相關產業所設下的非關稅障礙。
針對這些措施,加拿大代表曾在WTO會議上,質疑中國對進口食品的核酸檢測是「不合理的貿易限制」並敦促中國停止檢測,該提議也獲美國、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和英國支持,美國還認為這是一種非關稅貿易障礙。而紐西蘭政府除了提出異議外,還採取加強輔導商業貝類產業,依照「良好管理監督計畫」運作,來確保海產外銷的順暢,值得台灣政府參考。
根據關稅及貿易總協定(GATT)條文規定,各國是可以採取保護人類、動物或植物生命或健康,所必需的限制性措施,中國官方做法並非全無依據,迄今亦未見WTO明確對中國實施暫時性檢測措施,做出不符合國際規範的仲裁。不過鑑於國際標准或適當的風險評估,始終被視為是實施限制措施的重要條件,中國大陸官方還是應該針對進口水產品與COVID-19相關性係,提出適當的風險評估報告,以平息爭議。
水產品是世界上交易量最大的商品之一, COVID-19疫情對水產貿易確實產生負面衝擊包括:延遲生產、進口限制和嚴格檢查、運輸癱瘓、價格下降和消費減少等等,考量疫情嚴重程度,尤其當病毒傳播存在不確定性時,各國可能會根據自己的應急計劃採取進口政策,以應對不確定性。面對未來可能更大的疫情威脅,蔡政府除了提出質疑,更應該建立應對危機的能力(如歐盟的「從農場到餐桌」戰略),別習慣性的把問題推給對岸,小心迴力鏢效應!
專欄屬作者個人意見,文責歸屬作者,本報提供意見交流平台,不代表本報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