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觀點-美國關稅,世界大樓的管理費

美國總統川普4月2日宣布對全世界國家全面課徵關稅,出手力道之強超乎市場預期,一時間全球股市同步崩盤,各國政府無不焦頭爛額、紛紛派出使者直奔華府。很多專家及學者都指出,川普政府一意孤行,不僅傷到世界各國,最後也會傷到美國自己。

然而,筆者認為,川普政府背後有廣大的幕僚團隊與智庫群,說他們沒有分析關稅會對市場造成動盪與負面效果,不免太輕視其實力、且也沒有道理。在台灣,大家似乎都只關注馬斯克,其實他負責的是縮減不必要的人力與開支。至於關稅,大家似乎忽略一個重要人物:白宮經濟顧問委員會主席Stephen Miran。

Miran在去年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目是:「A User’s Guide to Restructuring the Global Trading System」,內容闡述從二戰之後由美國所一手建立的國際貿易體制,已經無法維繫、並且也不再符合當今美國的利益。

他認為,舊有制度讓美國替全世界提供一項正常運作的重要工具:美元。美元扮演世界公認最可靠的交易貨幣、讓各國貿易與交易都可以美元計價,是過去幾十年來世界繁榮的重要基石。

然而Miran指出,美國協助世界各國享受安全及繁榮的果實,絕大多數的成本卻是要美國自己承擔,如今美國政府債台高築、入不敷出、不出幾年恐怕難以為繼。

筆者認為,這就好比世界是一棟大樓,美國是頂樓住戶同時也身兼大樓主委,大樓為住戶提供公設服務(經濟學的公共財),但幾十年來管理費卻是主委一人買單、住戶都不用繳(經濟學的外部成本),主委已經撐不下去,決定開始向住戶徵收管理費,這就是美國4月2日宣布的全面性關稅,關稅就是各個國家所分攤的大樓管理費。

Miran在論文中講得很明白,美國有意繼續擔任世界大樓的主委,但前提是現有國際貿易規則必須重塑,才能釜底抽薪解決美國的困境。他整篇論文就是在闡述重塑遊戲規則的方法與步驟,其中第一步就是要對各國全面徵收高額關稅、尤其是主要的貿易逆差國。

但重點來了,他在4月2日之後出席一場華府智庫論壇時明確指出,關稅是「手段」而不是「目的」,美國希望透過高額關稅讓出口逆差國正視美國長年為大樓買單管理費的問題,並要求各國住戶未來應共同承擔公設的維護成本。

Miran的論文很長,花了很多篇幅討論重塑貿易規則的兩大配套:匯率調整及債務重組,以及如何增加美國製造,強烈建議有興趣的讀者自行參閱。筆者想說的是,如果美國政府的確依照Miran的建議來執行,或許,台灣企業不必過度緊張,因為從目前大樓住戶(世界各國)的反映,為數不少的住戶都認同應分攤公設管理費,更已經紛紛跟主委(美國)連絡。而美國政府在資本市場大跌的壓力下,應該會加緊提出合理的收費標準。

合理推論,稅率不會是4月2日的那一版,最終應該會讓願意付費的住戶標準相同(即每坪管理費一樣,也就是關稅稅率統一,沒有大小眼,美國沒必要製造盟國間立足點的不平等),接著再協商關稅以外的條件,那才是美國重塑遊戲規則的重點。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純網路保險公司正式開放 金管會明年8月開始受理申請執照
業者怨:打炒房變成打建商
台泥認購飛宏私募 攻儲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