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支實付新制10月上路 健康、意外險 銷售增溫

實支實付險落實損害填補原則,新制延後到10月上路,多家壽險公司著手進行保單調整,並帶動近期健康險、意外險銷售增溫,前五月健康險賣出187億元、年增17%,意外險賣出57億元、年增4%。

實支實付險走向「損害填補」,最大停售效應發生在去年底與今年初,因多家壽險公司去年底先行停售副本理賠保單,或調整核保政策,帶動去年壽險健康險新契約保費收入來到402.4億元、創三年新高,今年1月賣44億元,也創2019年以來單月新高。

經歷停售後,目前有副本理賠的實支實付醫療險剩不到三家,多家壽險開始進行保單調整,保戶擔心買不到,近期再推升一波健康險銷售,5月賣近39億元,前五月每月皆賣超過30億元,累積賣出187億元、年增17%,創2018年以來同期新高。

保經業者表示,保戶想趕搭「末班車」,以實支實付醫療險最熱,但其實可選擇已不多,近期詢問度較高包括富邦人壽、台銀人壽、台新人壽等,富壽近期賣最好是費率平準型、續保到80歲保單,因雜費額度較高且7月要停售,很多保戶在問;台銀人壽、台新人壽還有副本理賠。

近期主打倍數的住院醫療險買氣也很熱,像國泰人壽一張住院醫療險,主打繳費20年後有所繳保費的3倍實支醫療帳戶;全球人壽一張主打75歲後仍有實支實付保障的終身醫療險等,都是近期醫療險的熱賣商品。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訊連人臉辨識 明年貢獻營收
中國與瑞士擬股市互通
太陽光電、離岸風電 雙延宕 連2年未達標 明年挑戰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