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者觀點-比第一步更難的事
近年來關於人工智慧(AI)的討論有增無減,討論的內容從概念逐漸深化到技術層面,進而擴展至應用領域。為使金融業在AI的應用上更形明確,日本金融廳針對130家金融機構進行調查後,在2025年3月發布了關於AI應用於金融領域的現況說明,並提出了未來金融業運用AI時的相關政策方向。
報告指出,截至2024年10月止,至少已有超過七成的金融業者開放員工使用生成式AI(GAI),有採用檢索增強生成(RAG)技術加以應用者,也有使用自家資料進行微調者。
報告提及,目前日本金融業關於GAI的應用,大致上可分為三類即:一、用於公司內部營運效率的提升,例如運用於文件摘要或翻譯、校正與評估、內部資料檢索、輔助系統開發及相關測試等。
二、間接地應用於客戶服務事務,例如使用GAI支援客服中心、輔助撰擬內部文件或對外公告的草稿等;三、直接地使用在客戶服務上,但這類的應用尚未普及。
值得重視的是,日本金融廳最後在報告中回應了金融機構的期待,除了強調官民的合作外,也著重與利害關係人合作的重要性,因為這樣的連結與合作將有助於支持金融業在AI方面的發展。
在實務應用上,京都銀行預估透過運用GAI,每年可節省8,000小時工時,能夠大幅減少行員查找資料的時間,這項功能已應用於資產管理、人事、或總務等常見業務領域,今年將擴大應用層面。無獨有偶地,明治安田生命保險公司也宣布,將於2025年4月起,在實際環境中開始透過GAI,來提升大型主機的開發與營運效率。
不過,伴隨AI浪潮而來的,將是AI人才的需求。如果過度倚賴外部供應商,金融業自身將無法持續累積經驗,也不易培養能夠對接金融業務的科技人才。
為補足人才缺口,除了藉由跨域選才、在職訓練與外部專家的協助,日本金融業也會選擇成立與AI相關的合資企業,藉由此種合作可以發展企業自身需求的AI產品並落實應用,以減輕對外部供應商的依賴。
金管會於2024年6月發布的《金融業運用人工智慧(AI)指引》中指出,截至2023年5月的調查,我國金融機構大致上運用AI技術的比例約為36%,應用範疇大抵上包含客群經營、風險管理及法令遵循、流程精進及數據分析等,而尚無導入GAI者,在發展上處於POC階段(概念性測試階段)。
無論AI抑或是GAI,在各領域的應用將無可迴避,因此如何建構清晰的應用思維,便是重點所在。
主管機關對於各國法令的蒐集與分析於近年來已臻完備,近來由台灣金融研訓院所執行之《2024年我國銀行業金融科技創新與數位轉型大調查》也已完成,針對調查所得重點將可參酌歸納為政策內涵,除了有利於政策的與時俱進外,也有助於業者的未來布局。
同時,除了縱向的自我成長與政策形成外,也建議橫向地協助業者擴張國際視野,例如選錄或翻譯主要國家政策或法令文件並適時適地公開,將可提升人民的認知,並有助於業者的業務規劃,對於國家中長期的發展也有助益。
然而,比第一步還難的事是什麼?應該是往「哪個方向」邁出第二步。無論人工智慧如何進步,能作出最有智慧的決定者,相信還是「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