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金融》陸護盤多套劇本 平準基金、擴大補貼都是選項
【時報-台北電】中美關稅戰急遽升溫,壓迫中國大陸才稍見復甦跡象的經濟與股市。消息指出,大陸官員在清明假期期間密集開會,沙盤推演提前推出各項補貼等刺激措施,及研究設立股市平準基金等細節,以穩定經濟和市場。
美國總統川普美東時間2日宣布的對等關稅,將大陸產品設為34%,加上前兩波措施,累計今年已對大陸所有產品加徵54%關稅。大陸也立刻祭出反制,宣布對美國所有產品加徵34%關稅。關稅戰快速升溫,陸、港兩市7日應聲暴跌。
根據外媒7日引述消息人士報導,大陸官員在清明假期密集開會討論提前推出的刺激措施,還包括促進消費、生育、出口轉內銷等補貼。官員認為,大陸已有足夠工具應對經濟挑戰,但刺激方案的規模和推出時間尚未確定。
平準基金指由中國人民銀行持有,且透過特定機構如大陸證監會、財政部等以法定方式建立的基金,以穩定證券市場,防止暴漲暴跌。疫後陸港兩市因大陸經濟未見明顯復甦而持續低迷,市場2023年起就有聲音稱大陸政府將為此設立平準基金,並動用境外機構的資金由滬港、深港通投向A股,但遲遲未有下文。
直到2024年9月24日,人行行長潘功勝在宣布救市「組合拳」時證實,正在研究創設平準基金。
之後隸屬大陸國務院的智庫社科院金融所於10月22日發表2024年第三季宏觀金融分析報告「存量與增量並重:宏觀經濟治理思路創新」,建議發行人民幣2兆元特別國債支持設立股市平準基金,透過對藍籌龍頭股以及ETF的低買高賣來促進市場穩定。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也有人大代表呼籲盡快設立平準基金。
不過日前有大陸學者表示,平準基金只能緩解市場短期波動,無法根本解決市場結構性問題。且平準基金的運作需要高度透明度和規範性,以防止被濫用或成為市場操縱工具。而大陸資本市場有別美、日等發達市場,平準基金是否適用,還要進一步論證。(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賴瑩綺/綜合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