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搶黃金5秒吸引力,短影音該怎麼用?一篇看懂Reels、TikTok、Shorts優勢在哪
「短影音已經不是一個選擇了,它是一個Must(必須)。」奧美台灣董事總經理莊若芸分享,現在幾乎聽不到客戶問要不要做,而是關心「 怎麼做才會成功 」。
從行銷界的資源流向確實可以看出短影音已經是不可逆的趨勢,而非曇花一現的跟風熱潮。根據HubSpot 2023年行銷報告, 高達90%的行銷人決定在今年增加短影音行銷預算 ,在去年的報告裡,同一個數字是64%,壓倒性的比率證明品牌看見其中的紅利與機會。
電通集團旗下廣告公司安索帕副總江世暉分享觀察,粗估在一檔行銷活動中,大概會有10%~20%預算專門撥給短影音製作,如果是專門鎖定品牌力的溝通內容,比率還可能拉到30%~40%,算是現在非常重要的溝通媒介。iKala KOL Radar行銷業務副總監陳心海也發現,短影音在Instagram上甚至有取代圖文行銷的現象,開始有客戶會提出要求,希望請網紅發一支Reels,而不是發一篇圖文介紹。
短影音究竟為何迅速崛起,占據版面和視線之外,還占據了行銷人的世界?
短影音紅什麼?市場現況如何?
行銷人快聽膩的詞語「注意力破碎化」自然是主因之一,2016年微軟加拿大團隊的一項報告指出,人類的注意力僅剩下8.25秒,比金魚的9秒更短,Deloitte 的數據也指出現代人每天平均每日查看手機58次,讓短影音變成最符合這種頻繁使用型態的娛樂模式,靠節奏快速、內容精煉的短影音,即便是很破碎的使用時間,仍然足以吸收大量的訊息。
電通安索帕總經理王蓉平觀察,早從YouTube推出「5秒後略過」的廣告模式,這個趨勢就已開始發酵,消費者對於品牌廣告的注意力大多只能「忍受」幾秒鐘,這也改變了業界影音行銷的模式,必須在前5秒緊緊抓住消費者眼球,而2016年TikTok登場後,更加速了消費者閱聽習性的改變,甚至在2022年超越Facebook,以驚人的656億次下載量成為最多人下載的社群平台,引發巨頭關注。緊抓這波趨勢,YouTube 2021年推出短影音Shorts,Meta隔年在Instagram上線短影音服務Reels,也都在短時間內達到破億的觀看次數、互動量。
平台力推,加上品牌、創作者開始湧入市場,讓短影音出現「流量紅利」的現象,根據iKala KOL Radar的研究報告,短影音比起圖文、長影音等內容擁有更高觀看率、互動率。
影音分析平台Wistia的研究報告也發現,平台上串接的150億支影音資料中,有多達47億是低於60秒的短影音,並且長度在5分鐘以內的影音都有將近50%的完整觀看率,但5分鐘以上的影音就會降到38%以下,而且每增加10分鐘就會急速遞減,代表影片的精簡、短小,已經和成效深度掛勾。
延伸閱讀:短影音讓網紅內容持續再進化,TikTok順勢崛起,YT、FB、IG都跟進
這對於重視行銷成果、效益的品牌來說絕對是一大關鍵指標,紛紛投入資源,運用短影音讓曝光成本降低,提升廣告效果。
而對品牌主來說,YouTube、Meta、TikTok三大平台各有優勢,陳心海指出,雖然都是短影音,但三者客群以及平台上的流行模式都有差異,如果有預算,甚至可以在同一檔行銷活動使用不同的素材推廣,「可能有機會觸及想像不到的客群」。
短影音巨頭1:YouTube Shorts,開箱類最吃香
YouTube作為全球最大的影音平台,在全球有超過22億月活躍用戶,在台灣更是壓倒性的2020萬用戶,雖然上線僅兩年,但平均每日觀看次數已經高達500億,並且都是停留超過30秒的有效觀看數,YouTube大中華區策略合作夥伴副總經理陳容歆指出,這是所有平台中最嚴苛的觀看數評斷標準,因此可以確保數據的「含金量」足夠。
優勢1:知識型內容集結地
李芝禎表示,YouTube本身的起點就是影音平台,用戶已經習慣在這裡尋找知識內容,例如一款產品的開箱、評價、心得等內容最主要的集結場域,這讓短影音Shorts的知識型、科普型短片有相較於其他平台更深厚的信任基礎,
優勢2:覆蓋年齡層廣
陳容歆則指出,第二項重要優勢在於用戶涵蓋全年齡層,超過2000萬的用戶數,讓平台年齡比例接近台灣人口比例,其中活躍年齡層在18-34歲的主力消費族群,而且標記的用戶中有2/3都有觀看短影音的習慣。相較於鎖定年輕族群甚至網下到Z世代的其他平台,擁有相對更廣更多樣化的廣告觸及對象,「品牌可以在這裡找到幾乎所有想找的人」。
也因此YouTube近年很努力在溝通全年齡層的短影音內容,李芝禎觀察到,很多品牌主開始改變想法,過去可能將短影音和年輕人畫上等號,但這兩年有看見保健食品、人力銀行客戶,專門鎖定在消費力強的中生代,都有很不錯的成效。
優勢3:長短影音交叉應用
陳心海指出,Shorts的影音仍以「長影音互動媒介」為最主要的形式,也就是會和長影音的內容做結合,交叉應用,並擴張觸及範圍。例如將長影音剪成精華、預告影片,或是節目的製作花絮,在Shorts的頁面做曝光和導流,最終目標是吸引觀眾點進去觀看整支影片,讓更深入了解品牌或產品內容,甚至留下來訂閱、互動、成為粉絲。
優勢4:數據量大且多元
由於母公司Google的強大支援,YouTube的後台數據有非常大量且深度的行銷指標,由於和搜尋引擎之間的交叉追蹤,廣告主可以在帳戶中觀察自家品牌、產品搜尋度,是否因為這檔行銷有實質上升,數據涵蓋用戶的整段消費旅程,效益評估也能更精準。
由於數據完整,同時也複雜,陳容歆建議品牌主持續觀察、耕耘流量表現好的類別,滾動優化內容,尤其品牌如果要自己做頻道,更需要花一段時間大量發布影片、養關鍵字,這時候能快速上線的短影音素材就是協助品牌最重要的工具。
短影音巨頭2:Instagram Reels,強力擴散流行文化
Meta旗下的Instagram作為社群平台龍頭之一,推出的Reels服務迅速獲得市場廣大關注和應用,根據Meta官方提供的資料,自從推出Reels以來,全球已經有超過4成的廣告主開始運用Reels做廣告行銷企劃,Reels更為Meta財報帶來亮眼表現,Instagram上單季營利成長超過3成,在Facebook上串聯的內容則增加4成營收,兩個平台觀看數總計創造的收益,較去年成長1倍以上。
由於Instagram的定位屬於生活、流行文化的集中討論地,對於希望接觸大量社群成員及創造互動的品牌主而言,Instagram Reels可以接觸最前端的流行文化、和平台上大量的創作者協作,更重要的還有社群/社交,這也是Meta最主要的優勢。
優勢1:社群迅速分享擴散
Instagram最強大的優勢在於和每個用戶的個人社群緊密連結,因此當品牌抓住流行、熱門話題,就可以快速在用戶的好友圈分享擴散,讓觀看數指數型成長。因為這樣的特性,讓Reels才上線一年,轉貼分享就高達20億次,相較半年前有翻倍的成長。
優勢2:標註商品、商家、官網的導購能力
Instagram短影音延續圖文、限時動態的優勢,可以從標記、限時動態分享中快速連結到商家官方帳號,同時可以直接加入連結,讓導購目標型的廣告有更好的效益表現。
優勢3:多元內容形式
在三大短影音媒體中,Instagram無庸置疑是內容形式最多元的平台,除了有不同長度與格式的影片之外,還可以從圖片貼文、限時動態、直播、甚至Facebook Watch中的影片,開啟各種互動或建立關係。對於品牌來說,可依據不同的互動目標,自由運用不同的長度與格式來進行影像溝通。
優勢4:AI推薦引擎
Meta指出,「AI推薦引擎」是目前平台內容重要的推手,自從Reels上線,在AI推薦引擎的優化之下,Instagram用戶的使用時間增加了 24% 以上。
目前動態牆上有超過20%的內容是由AI推薦從未曾追蹤的帳號、社團等內容,在Instagram的所有內容中,大約佔用戶所看到的內容的 40%。這代表品牌不管粉絲是否追蹤品牌,這些 Reels 都有機會透過 AI 的推薦引擎,被更多人看到。
短影音巨頭3:TikTok,病毒式擴散、腦波超弱的年輕人大本營
TikTok身為短影音文化最重要的核心角色,由於軟體本身專精短影音,全球有多達15億的用戶全部都是短影音的受眾,而且平台的黏著度高,月平均活躍時間長達850分鐘。
不過TikTok在台灣屬於相對少量、指向性高的的平台,不少受訪的廣告代理公司都觀察指出,目前比較少公司是靠TikTok在耕耘短影音,通常是作為輔助的曝光工具,以和創作者的合作為主,在流行議題發酵、魔性洗腦影音、面向Z世代等內容溝通中較常被品牌青睞、使用。
優勢1:超強導購力
TikTok用戶以「腦波特別弱」在行銷界聞名,根據TikTok官方調查,有高達92%用戶表示,是因為平台推播促使他進行消費行動;另外也有72%,則是因為TikTok創作者的推薦,進而採取線下消費行動,平台上甚至曾經流行「#TikTokMadeMeBuyIt(TikTok讓我買了這個)」的Hashatg,影片累積了上百億的觀看次數。
優勢2:大量Z世代用戶
TikTok大概是整個網路世界中,年輕人最常去也最密集的地方,根據Wistia 2023年的調查,主力用戶年齡都落在18-24歲之間,25%的女性和17.9% 的男性,研調機構OOSGA的報告中則指出,在美國市場中,1/3以上的用戶為14歲以下的小孩。
這個族群目前雖然是消費力不高的學生族,但卻是潛力最大的一群人。由於在網路世代中出生長大,對於網路消費、電商導購等內容接受度更高,也是很多潮流品牌急於接觸溝通的客群,讓TikTok成為品牌和年輕人溝通最關鍵的基地。
優勢3:女性用戶
TikTok是唯一女性為主的社群平台,觀眾中女性佔 57%,男性佔 43%。 這幾乎可以算是一個反常現象,因為幾乎每個社群平台龍頭都以男性為主,根據Statista的數據估算,Facebook的女性用戶基數為 43.2%,YouTube為 46%,Twitter 為43.6%,Instagram則是47.8%。這也讓TikTok對於流行快消品類、美妝、服飾品的行銷效果特別好。
優勢4:二創、擴散發動力強
TikTok具有中國社群平台的重要特色——二次創作,如同中過去國主力影音平台BiliBili中,流行各式各樣的影音素材再製與創作,TikTok上也熱衷於各類Hashtag、流行音樂、舞蹈、挑戰、濾鏡等內容的重複製作與「跟風」,容易達到病毒式的傳播效果,是品牌提高知名度、提升心佔率的重要工具。
當影音「又短又小」,可以無腦嗎?考驗行銷人創意能力
行銷界瞬息萬變,YouTube、Meta、TikTok三頭鼎立的短影音市場才剛滿一年,已經成為最重要的關鍵字,也是行銷人不可不深度了解、應用的領域,莊若芸指出,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當別人做起來效果更好、成本更低,這風你跟不跟?」
但這波風潮吹得強勁,也考驗著行銷人的應變能力。比起過往的長影音內容,短影音可以說的話、傳達的理念更少,「現在已經不像10年前,品牌可以靠一隻微電影、電視廣告來說故事,快速提升知名度。」李芝禎指出,比起精緻的拍攝,用戶如今傾向觀看更親近的、彷彿在身邊的內容,甚至隨手用手機紀錄的短片都可以,要營造品牌的親密感和信賴感,像是一個好友一樣隨時在身邊。
碎片化且更短的內容不代表可以「無腦化」,唯有最精準的創意和行銷手法才能抓住注意力,是新世代行銷人必須面對的挑戰。
延伸閱讀:短影音數量成長10倍,小網紅最能抓住目光!想攻社群藍海有4大訣竅
責任編輯:林美欣
更多報導
Meta聯手微軟,AI模型Llama 2免費商用!為何大方開源?Open AI該怕嗎?
【觀點】Threads開放不到一天,全球註冊量達3千萬!Meta新社群為何吸引台灣人?
相關內容

核一、二乾主招標爆國安疑慮 台電:中國籍人士不得進入核電廠
有網媒獨家報導台電核一、二廠用過核子燃料室內乾式貯存設備採購案程序不公,且投標公司有中國籍疑慮。台電15日回應,招標流程恪遵採購法規定,程序透明公正,公平對待所有投標廠商。此外,核能電廠為關鍵基礎設施,涉及國家安全,台電嚴格遵守規定,「不會允許中國籍人士進入核能電廠」。
自由時報 ・ 15 小時前
熱心機車騎士神助攻 推倒狂奔失聯移工警壓制逮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謝東明/台北報導 新北市三峽警分局三峽派出所2名員警,昨(14)日晚間7時左右,在轄內三峽區民生街附近巡邏時,發現1輛機車涉嫌違規停放於汽車格內。三峽警分局表示,員警上前取締時,39歲越南籍阮姓失聯移工,卻在盤查過程,突然拔腿狂奔,雙方追逐了好幾個巷弄,最後在民生街27巷附近,1名熱心的魏姓機車騎士,騎車上前攔阻將他推倒,員警終於成功...
匯流新聞網 ・ 14 小時前
為何點名韓國瑜聲援沈伯洋 謝龍介:賴清德想讓藍營多個太陽
民進黨立委沈伯洋遭大陸公安立案偵查,總統賴清德點名立法院長韓國瑜聲援引發話題。對此,國民黨立委謝龍介分析指出,賴清德以總統身份點名韓國瑜發聲,就是故意要讓國民黨「多一個太陽、兩個太陽都無所謂」。
中天新聞網 ・ 1 天前
土耳其助學發放 星月之下善種萌芽
土耳其慈濟志工,持續關懷對敘利亞難民的幫助。19歲的歐瑪,其實早就過了該讀大學的年紀,但現在還只是滿納海國際學校12年級的學生,因為過去的他,為了貼補家用,半工半讀,如今他能專心課業,期待明年能考...
大愛電視 ・ 1 天前
啦啦隊新制服亮相!李恩菲實穿甜問「你們喜歡嗎?」 網暴動:好暈
[FTNN新聞網]記者陳宣穎/綜合報導味全小龍女、臺北戰神啦啦隊的成員李恩菲(菲菲),因甜美的外型以及修長美腿受到大家喜愛,Instagram粉絲數已累積高達43萬...
FTNN新聞網 ・ 11 小時前
日幣低又沒陸客,台灣人旅日好時機?林氏璧看「中國突發警告」大酸一句話
針對日本首相高市早苗7日在眾議院答詢時提及「台灣有事」,中國駐大阪總領事薛劍一席「斬首言論」引發國際輿論撻伐;事件發酵後,中國外交部和中國駐日大使館14日突然發布通知,呼籲中國公民暫時避免前往日本,情勢儼然升溫。對此,日本旅遊達人林氏璧今(15)日凌晨在臉書幽默表示,「這麼危險的地方,我們去就好了。」高市早苗表示,若「台灣有事」伴隨對方使用武力的情況,即有可......
風傳媒 ・ 8 小時前


快訊/國道嚴重事故!貨車翻覆「橫躺阻道」主線管制封閉…車流大回堵
國道1號北向258公里處,嘉義縣近民雄交流道,今天(14日)上午6時56分,發生大貨車翻覆事故,導致主線管制封閉,目前事故尚未排除,現場只剩外側路肩可通行,高公局南分局、國道公路警察已派員前往處理,另呼籲駕駛,管制期間請配合提前改道行駛以避開事故壅塞路段。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1 天前
本周最強內幕》台灣關稅談判傳巨額投資,「川普單方面開價」有解?鄭麗文對著幹AIT很火大?致命難題快來了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回鍋白宮後祭出對等關稅重拳,為全球政經局勢帶來海嘯,如今在美國政府創下史上最久關門(43天)紀錄,導致數十萬名聯邦員工被迫休無薪假,如今宣告終結。在美國政府重新開門在即,歷經多時的台美關稅談判傳出新進展,美國政治新聞網站《Politico》揭露,美國白宮正推動新一輪關稅談判,傳出對台灣要求投資金額介於韓國3500億......
風傳媒 ・ 1 天前

綠北市提名陳建仁被點名 吳沛憶:重要的是意願
台北市 / 綜合報導 民進黨台北市長人選備受矚目,但目前僅有壯闊台灣聯盟創辦人吳怡農表態爭取提名,各界陸續點名,包括前副總統陳建仁、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對此,民進黨立委吳沛憶認為,相信黨內一定能推出最強人選。至於桃園市長人選,除了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立委王義川勤走地方,傳出黨內考慮推出,具有高聲量、高人氣的立委王世堅或蔡其昌當奇兵,競選2026桃園市長。擔任總統特使出席先教宗方濟各喪禮,前副總統陳建仁即使卸任後,依舊積極替台灣外交打拚,學者出身的他從政歷練完整,又有兩次防疫戰功就被點名,是民進黨在首都市長的「夢幻人選」。立委(民)吳沛憶說:「連我自己都覺得滿兩難的,但是最重要的應該還是意願。」確實外界點兵點將,從社民黨議員苗博雅,立委王世堅沈伯洋吳思瑤,再到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不只北市不斷有新人選被提出來,同樣壓到最後一刻,才有結果的桃園市長可能人選,總統府副秘書長何志偉頻頻奔走桃園,立委王義川上週才在青山服務處,發揮交通專業大談桃園願景,被視為參選桃園市長起手式。立委(民)王義川說:「要討論的先談市政,從市政的討論,才能夠知道誰是適合這一座城市。」但黨內分析民進黨要翻轉桃園不容易,考量桃園雙北選情連動,人氣聲量都很高的王世堅是「奇兵」人選,現任中職會長的立委蔡其昌,領導中華職棒體系的國家隊,拿下世界12強冠軍,又取得明年經典賽門票,同樣極具高聲量。桃園市議員(民)余信賢說:「我相信最後不管誰被提名,只要當選一定都能替桃園帶來新氣象。」距離2026地方選舉倒數一年,綠營北桃布局各方自有盤算。 原始連結
華視影音 ・ 7 小時前
整櫃新手機流走損失2百萬!受災店家仍義煮送暖
宜蘭洪災過後,不少店家,雖然本身自己也是受災戶,卻暖心義煮,讓災民可以領愛心餐!其中有店家,店裡一整櫃新手機漂走不見,至少損失兩百萬,在今天(15)終於找回來,業者不禁說,應該是因為愛心餐,好心有好報,才能找回手機。另外先前遭竊的珊瑚媽祖,則是拋磚引玉,捐出2百萬,要來幫助災民重建。 #手機#洪災#受災戶
東森新聞影音 ・ 6 小時前

搭飛機千萬別選「這座位」!乘客吐痛苦心聲:簡直是地獄
超慘!英國航空(British Airways)近日一名乘客分享慘痛的航班體驗,他在論壇Reddit中發布貼文,表示搭乘從馬來西亞飛往倫敦的航班,原本以為訂到的是標準靠窗的普通座位41A,沒想到坐下來後「完全是地獄」,他因此建議千萬要避開這個座位號。
鏡報 ・ 20 小時前
館長遭兄弟「毀滅式爆料」!8大惡行全曝光 專家傻眼:到底做人多差?
館長(陳之漢)昨(14)日被昔日戰友、成吉思汗健身俱樂部元老級員工「大師兄」李慶元與高階主管小偉開直播「毀滅式爆料」,李慶元公布錄音檔稱館長不僅介入人家感情,還要求小偉傳私密照,暗示要「三人行」。對此,科技專家許美華表示,其實在正常情況下,兄弟圈是講求江湖道義的,好奇「館長做人是做到多差?對待兄弟是有多不夠意思?昔日跟他稱兄道弟的哥們才會這樣出來爆料?」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8 小時前
高橋海人《浮世繪女兒》苦練穿木屐走路 長澤雅美盛讚好會畫!
日本名導大森立嗣新作《浮世繪女兒》集結金獎卡司永瀨正敏及長澤雅美,共演一代畫師葛飾父女,還原200年前的江戶庶民風景,描繪葛飾北齋日常卻不凡的晚年,以及女兒葛飾應為的崛起。
鏡週刊Mirror Media ・ 1 天前
國泰金總座李長庚COP30峰會開幕致詞! 盼創造「氣候與自然的摩爾定律」
聯合國第30屆氣候峰會(COP30)正於巴西貝倫召開,,昨(13)日國泰金控總經理李長庚擔任COP30重要周邊會議「世界氣候高峰會及投資界COP」的開場講者,以「從亞馬遜走向世界—開啟永續實踐的新時代(From the Amazon to the World – Scaling a New Era of Delivery)」為題,盼與各界共同創造「氣候與自然的摩爾定律」,彰顯國泰金攜手各界加速氣候行動的前瞻願景與決心。
太報 ・ 1 天前
中共要中國人「暫勿前往日本」!台灣網友笑翻:第一次這麼支持中國
中日關係在「台灣有事」議題上持續緊繃之際,中國外交部領事司於昨(14)日晚間突發布一則措辭罕見的通告,提醒中國公民「近期暫勿前往日本」。公告曝光後引發熱議,許多台灣網友更狠酸,「第一次這麼支持中國」。
三立新聞網 setn.com ・ 22 小時前
AI共創!英藝術家馮‧沃爾夫亞洲首展 高美館登場
高雄市立美術館,即日起將展出英國鬼才「馮‧沃爾夫」的經典作品,這也是藝術家第一次在亞洲展開大型回顧特展,除了早期跨文化創作,近年來更結合AI科技,藝術家大讚,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的地位。
TVBS新聞網 ・ 1 天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