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經濟》經濟失序、外交挫敗 CNN揭2大警訊:川普自毀美國信譽

【時報-台北電】美中貿易戰愈演愈烈,川普對中加徵高關稅引發全球震盪,CNN警告,美國金融信譽正遭重創。報導點名兩大警訊:國債市場劇烈波動與美元避險地位下滑,顯示投資人正加速失去對美國經濟治理的信心。

CNN商業頻道資深撰稿人莫羅(Allison Morrow)指出,自從美國總統川普發表「解放日」關稅演說、引爆全球貿易戰已過兩週。該政策建立在荒謬的數學基礎上,並已蒸發數兆美元的市場價值。此後每天都是矛盾言論與邊緣對抗的持續上演,根本無從得知哪些聲明會成真。更雪上加霜的是,白宮與美國法院、高等教育界、整個法律界乃至大部分媒體全面開戰,憲政危機也一觸即發。

難怪如今全世界都在重新審視美國,無論作為貿易夥伴、旅遊目的地,還是全球金融市場的管理者,然後只能搖頭嘆息。即使在關稅正式宣布之前,多個歐洲國家、加拿大與中國大陸就已發出旅遊警示,提醒自國公民可能在美國邊境遭到拘留。

全球對美國製造產品的需求也正在下滑,尤其是在中國大陸。北京正針對華府祭出的145%高關稅進行報復。彭博社週二報導,北京已全面暫停採購波音(Boeing)製造的飛機與零組件。波音是一家極具象徵性的美國企業,直接或間接支撐著160萬個美國工作機會。

另外,《華爾街日報》報導指出,正當美國對北京加徵關稅之際,蘋果(Apple)、耐吉(Nike)、特斯拉(Tesla)與星巴克(Starbucks)等美國品牌在中國的市占率正被本土競爭對手迅速蠶食。

這種來自消費者的拒絕,對企業來說尤其棘手。猶他州立大學經濟學教授吉爾伯特(John Gilbert)表示:「在當前情勢下,美國品牌與製造商面臨極大風險,不僅來自其他國家政府的直接報復,還包括消費者對美國產品的強烈反感。人們會記得這些事——即便各國政府最終達成協議,這種記憶也未必會淡化。」

當然,還有一個極為嚴峻的警訊:美國國債市場的動盪,這是迄今對川普關稅政策最明確、也最令人震驚的金融反應。當美股因關稅暴跌時,投資人理論上應該會轉向美國國債,這種最穩健、最無聊、最安全的資產避風港。但這次並沒有發生。

該文指出,一向穩定的美國國債開始像高風險資產一樣波動,顯示投資人對美國償債能力與經濟治理的信心正在流失。這在金融界等同於五級警報。同時,美元價值也在下滑,這是另一個信號,表明全球投資人正遠離這個歷來被視為最安全的貨幣避風港。(新聞來源:中時新聞網 許庭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