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店.新.菜.單-寧可多給!“香色” 當代精緻料理餐廳春膳開箱
「青春雖然像融雪終會消散,回憶卻如陽光永遠燦爛」、「天真爛漫地在無花果樹裡尋花,收獲經時光淬鍊的內斂與優雅」、「如同收起厚實暖被與冬日告別,換上初春輕薄新裝」,「在香濃的氣息中感受萬物復甦的飽滿靈動,構築在星空下的架起篝火野炊的浪漫」。這是台北「香色」當代精緻料理餐廳春季套餐中,菜單中對每道菜色的「自我介紹」。如詩般的文案表述,讓「香色」格外顯得「與別不同」。是的!在日漸擁擠且日趨同質化的台北Fine Dining市場,「香色」確實是一「獨特的存在」。
「香色」的「獨特」,展現在許多面向。
這是家位在台北市博愛特區巷弄內的餐廳。博愛特區,對!因為離總統官邸超近,所以,門前小巷鋪個柏油、挖個洞、埋個管,都會有憲兵看著。不僅安全,是非常安全。
「香色」是個「老宅餐廳」。除了它本身就個老公寓房子,因餐廳的主人經營骨董家具家飾買賣,所以餐廳以歐洲莊園老宅風格設計,餐廳並用了自歐洲採購的「老件」如窗框、門框、櫥櫃、家具桌椅,甚至壁紙、窗簾布,都是「老件」,也因為老,別有風情蘊致。
「香色」原來賣的是輕食、早午餐之類的餐廳,直到老闆延攬邱一中掌杓司廚後,餐廳脫胎換骨有了新氣象。而且,躋身米其林推介餐廳之林。
關於邱一中的背景,網路上都查找得到。他最重要的資歷是他曾在「世界50最佳餐廳」(The World's Best Restaurants)排名第32名的澳洲三帽餐廳「Attica」,以及美國芝加哥三星餐廳「Alinea」歷練。而且,不只是無薪實習、削削馬鈴薯之類的過水、洗資歷,而是協助主廚烹調料理。這加起來四年多的歷練,讓邱一中累積了超齡廚藝。
「香色」的菜,《米其林指南》上稱是「歐陸時尚料理」,並有「年輕主廚將其於美、澳工作的經驗融入套餐之中,菜色運用各式歐陸技法,同時又加入南洋及其藏族妻子的家鄉風情,充滿新意」的註解。另外,亦有人形容這裡的菜是「無國界創意料理」。
其實,上述說法,都對,也都可。而從他演繹菜餚採用的廚功廚技,就是當代精緻料理。邱一中表示,他不想用諸如「x魂法菜」或「x味法菜」 定義餐「香色」餐廳的菜餚風格。他說,如果被一個「菜系」或一種「主張」框住,做菜一直往同一方向鑽,他擔心客人會「味覺疲勞」,且「感覺無聊」。
為了傳遞美好的用餐體驗,邱一中花了非常非常多的心思,且他務求「五感皆具」。而且他會利用迷你音樂盒、燈箱等一些道具,為客人帶來「小驚喜」。這一季,他則是請了插畫好友根據他提供的idea或靈感作畫,再找了連續印章公司以板畫概念設計了不同的轉印模板,每出一道菜、即蓋一次章,從一張白紙變成了一幅風景畫,確實讓人感到有趣、驚喜或驚豔。同樣都是Fine Dining,「香色」的套餐每道菜都「很敢給」、且「給的多」。「多」,指的不只是廚功廚技精緻繁浩,而是從逗嘴小食Amuse Bouche到主餐、甜點,以及餐後茶點petit four,邱一中都給得很多、很滿,所多菜都等同可以「一菜二吃」,只為讓客人感覺更好。
例如「陽明山鱒魚/芥菜頭/茄子/萵苣」是與「奶油乳酪/辣根/鱒魚卵」搭配上桌;「波士頓龍蝦/蕪菁/柚子」的Side Dish是「炸布里歐麵包球」,以不同盤子盛裝上桌,感覺很豐盛。「馬頭魚/文蛤/羅勒」的馬頭魚採「立鱗燒」,配菜有甜豆筴絲、中式酸菜拌上些許酸豆碎,並以蛤蜊高湯Foam和羅勒油提味,入口風味與口感都極富層次。
主菜「紐西蘭高地和羊鞍/蘋果/羊肚菌」是在帶皮羊肉刷上香料蜂蜜後炭烤,成菜皮酥肉嫩,吃時可搭配蘋果辣醬與自製香料粉提味,料理技法堪稱同儕最佳。配菜是用羊骨、茶樹菇、羊肚菌、白蘿蔔與多種蔬菜熬製的「羊肉清湯」,碗內有羊小里肌薄片、甜豆仁、白蘿蔔球、蒜苗絲,以及羊肚菌與炸冬粉,「一菜二吃」、不亦樂乎。(禁止酒駕.飲酒過量有礙健康)
香色當代料理餐廳
地址:台北市中正區湖口街1-2號
電話:02-2358-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