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不消32%高關稅 企業可採這六招減壓
美國對等關稅5日起陸續實施,勤業眾信國際租稅負責人徐有德資深會計師指出,面臨高額對等關稅,台商應把握最後時機沙盤推演,評估屬於企業自身最佳的長短期關稅因應策略。
徐有德說明,對等關稅豁免清單洋洋灑灑列示了37頁的品項及其海關稅則編碼,企業可先行檢視出口至美國之貨物是否列於豁免清單中,並辨認其商品是否得合規適用豁免清單稅則編碼之機會。
若未能豁免,可進一步評估貨物中是否包含屬美國境內產製價值,備妥相關資訊以便未來申報及提供予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 (CBP)審查。
三是企業可評估遞延貨物出口至美國的可能性,以等待適用未來協商後較低對等關稅的機會。
同時間,企業也應做好最壞打算,評估加徵關稅後轉嫁關稅成本予客戶的可能性及轉嫁及自行吸收間的比例,思考主要競爭對手所在國適用稅率,以維持相對價格競爭力。
此外美國是世界上唯一仍保有首次銷售原則(First sale of export)的國家,允許貨物出口至美國時,進口人以貨物進口交易之前一次交易中買方給付之價格作為報關價格,進口人可依前次交易中較低之價格作為稅基以降低美國進口關稅。
首次銷售原則在紡織等產業對美銷售時已普遍應用多年,因應對等關稅即將上路,其他產業之企業亦可著手了解該制度之相關要求以評估可行性。
最後,辨認報關時貨物價款的性質也是可以評估的長期因應方式。例如在出口至美國貨物的貨價中,若實質包含服務提供之服務費或屬使用無形資產之權利金,可自總報關價格中拆出,以降低高關稅衝擊。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快訊》美股再現雲霄飛車行情 道指大逆轉翻紅漲逾180點
川普關稅解放日股市見底?「2跡象複製去年8月」台積電、凌華…分析師點5檔該貪心不宜擔心
川普關稅後是止跌還是再崩?專家警告「清明前還有2顆未爆彈」:將引爆殺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