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愛座爭議不斷!沈政男:扭曲的正義感 讓社會出現仇視老人偏見

博愛座讓座衝突事件,每隔一段時間就會鬧上新聞版面,昨(18日)又傳出老翁要求讓坐還出手打人,對此精神科名醫沈政男認為,法條講得很清楚,博愛座就是讓身心障礙者、老弱婦孺優先,不是留給「太累」、「拉肚子」的人,但小題大作、扭曲的正義感,已讓社會出現仇視老人的偏見。

沈政男在臉書表示,台灣社會對博愛座讓座的爭議,相關論述都只是片面觀點,例如最近幾起博愛座的肢體衝突,義正詞嚴要求別人讓座的人,都是出於類似的正義感,但其實都不是大是大非,無奈台灣人對小奸小惡特別在意或感興趣。

他以交通違規檢舉達人為例,解釋他們檢舉為何樂此不疲,動機與老人家痛斥捷運上不讓座的年輕人相仿,都是小題大作、扭曲甚至變態的正義感,還好絕大多數的人沒有強迫傾向與控制慾,也不會去糾正博愛座上的年輕人,「因為這樣的事件,有人就不敢坐博愛座,以為隨時旁邊會有人出聲痛斥,顯然是多慮了,只因新聞事件放大了宣傳效應。」

沈政男提到,如果周遭沒人,博愛座誰都可以坐,如果發現旁邊有更需要的人就要讓座,這是社會的基本共識,但誰更需要博愛座就是一個問題,顯然老年人跟年輕人對於博愛座的用途,逐漸產生認知落差,但追究博愛座何以設立,這是根據《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規定,「法條講得很清楚,乃為了讓身心障礙者及老弱婦孺優先乘坐。」

沈政男強調,年輕人以工作疲勞、拉肚子為由要坐博愛座,依照法規適用的身分來看,「很累與拉肚子,算是身心障礙或老弱婦孺嗎?就不是啊!」他強調,博愛座的需要有主觀與客觀理由,宣稱很累、拉肚子是主觀理由,但應該優先讓給有客觀理由的乘客,也就是身心障礙或老弱婦孺,何況要求讓位一般不會不通情理,「如果坐在博愛座的年輕人,腳上裝了石膏,旁邊有拐杖,一旁站著的老人家還會要求你讓座嗎?就不會啊!」

廣告

他以日本社會舉例說明,日本也有博愛座(優先席),設計也是以老弱婦孺優先,也曾發生有人不讓座爆發嚴重衝突,只是不像台灣會引發媒體與網路議論,好像沒有更重要的事要做一樣,尤其因為博愛座的衝突就建議乾脆取消,這種作法是因噎廢食,因為類似衝突屬於偶發事件,多數時候博愛座還是發揮很大功能,大家也都彬彬有禮、相互禮讓。

沈政男強調,評論時事要有一個量的概念,不是看到一、兩個事件就以為已經形成某種現象與因果關係,例如博愛座爭議加劇年輕人與老人的衝突,「竟然因為這樣的事件,網路上出現了仇視老年人的言論,實在是書讀到背脊去了。」

他認為,討論博愛座爭議仍要回歸法律,例如身心障礙專屬車位,一般人不符合資格也不會去停車,博愛座的客觀條件也是針對身心障礙者、老弱婦孺優先,建議乾脆在博愛座旁邊加註文字,引述來自《身心障礙者權益保障法》的法律依據,重申讓身心障礙或老弱婦孺優先,「這樣一來,心中沒有證件的人一看到法律這樣的字眼,就會讓座了。」

(封面示意圖/東森新聞)

更多東森財經新聞報導

明年恐繼續升息?沈政男預言「房價將下跌」 1族群最慘

2週後單日確診「萬例以下」?羅一鈞曝2關鍵:沒這麼樂觀

BA.4、BA.5來勢洶洶 醫師憂「疊加BA.2」:不能讓這數據回升

看更多相關新聞
想廢了博愛座?衛福部曝修法進度 擬刪「老弱婦孺」換這九字
博愛座打人頻傳!網挖1975年蔣經國推「學生讓座運動」 當年不讓座學生長大了
曾在博愛座休息 帥哥議員認「如坐針氈」、曝這詭異畫面
博愛座變搏擊座!網怒喊「廢除」蔣萬安:不希望少數個案影響多數善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