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密幣行情大跌 交易所大砍手續費搶客

今年以來加密幣行情走跌、交易量銳減,Binance、Coinbase等大型加密幣交易所競爭日漸激烈,不惜砍交易手續費來爭取用戶,再靠其他產品及服務彌補營收損失。

交易零手續費的行銷策略在華爾街證券業行之有年。許多大型資產管理公司藉由零手續費吸引新用戶,雖然損失手續費營收,但因不少用戶在證券交易之餘還會購買其他高利潤金融商品,整體而言反而讓資產管理公司獲利成長,如今加密幣交易所也如法炮製。

全球最大加密幣交易所幣安(Binance)自今年夏天取消比特幣現貨交易手續費後,成功吸引更多新用戶加入。研究機構CryptoCompare統計,今年9月為止全球加密幣衍生品交易量有58%由Binance處理,全球加密幣現貨交易量也有16%由Binance處理。

另一研究機構Kaiko資料顯示,今年以來Binance交易平台上的比特幣及以太幣現貨交易量已超越其他11家交易所的交易量總和。

Binance美國事業執行長施羅德(Brian Shroder)表示:「大家最初為了交易比特幣來到Binance,之後又為了其他不同原因停留。」

Binance取消比特幣現貨交易手續費後,Coinbase及其他同業為了避免市占下滑不得不跟進。

Coinbase在近日修改費用規則,針對每月總交易額超過2.5億美元的大戶調降手續費,但對每月總交易量在1,500萬至2.5億美元之間的用戶調高手續費。

加密幣交易所為了彌補取消手續費造成的營收損失,也積極開發其他營收來源,其中又以質押(staking)為最新主打服務。

質押係指用戶在錢包中持有並質押代幣,藉此支持維護區塊鏈網路,而參與質押的用戶能換取特定代幣做為獎勵。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
強茂攻電動車 新品明年放量
徐秀蘭:能源政策明確 就能拚出產業需要的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