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募基金破人民幣30兆

新聞提要■截至2024年4月底,大陸公募基金資產淨值首次突破人民幣(下同)30兆元。市場僅用三年多時間,就從20兆元快速擴張至今。然而,公募產業經歷新一輪擴容,同時為業界帶來新的挑戰。

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4月底,公募基金資產淨值合計達人民幣(下同)30.78兆元。產業競爭白熱化背景下,中小基金公司面臨生存空間被壓縮的困境,頭部基金公司也存在落後風險,而ETF市場展現出韌性,獲國家隊進場支援,加速格局重塑。

新浪財經報導,大陸公募基金規模在近期再度超越銀行理財,繼上次超越時間點的2023年6月末之後,最新截至2024年5月29日,銀行理財存續規模續提升至29.11兆元,但落後於公募基金。

綜觀大陸公募基金發展,絕大部分時間規模呈現成長趨勢,與大眾對理財需求的日益增長預期相符,再加上公募基金門檻低,相較於銀行理財門檻的5萬元、1萬元,公募基金從1元甚至1分起購,進一步影響後來銀行理財降低門檻、淨值化改造,朝著公募方向改革。

中小基金 生存遭擠壓

截至2024年4月底,大陸境內共有148家基金管理公司,包括51家外商投資基金管理公司(中外合資及外商獨資),97家內資基金管理公司,13家取得公募基金管理資格的證券公司或證券公司資產管理子公司,以及1家保險資產管理公司。

近年大陸公募產業不斷擴容,亦使業內競爭加劇,中小基金公司普遍擔憂生存空間被持續壓縮,行業前2名的基金公司與排名靠後基金公司間的規模差距,從過去的數百億元,首次拉大至數千億元。

廣告

受到市場行情持續震盪影響,投資人風險偏好下降,權益類基金發行遇冷,使部分基金公司面臨募集資金難題。另一方面,大型基金公司憑藉著強大的投資實力、品牌影響力和通路優勢,不斷擴大市占率,而中小型基金公司則面臨生存空間被擠壓的困境。

中國基金報引述天相投顧指出,隨著市場競爭的加劇和投資者需求的多樣化,財富管理市場將呈現更多元化的趨勢。除了銀行理財外,基金、信託、保險資管等其他類型的財富管理機構也將持續發展壯大,共同推動財富管理市場的繁榮。

ETF韌性強 力抗市場震盪

值得注意的是,大陸市場行情持續震盪之際,ETF展現強大韌性,從初創立的2004年到2020年10月,大陸全市場ETF規模首破人民幣(下同)兆元大關。截至2024年第一季,在大陸「國家隊」大舉增持下,華夏、易方達、華泰柏瑞、南方、嘉實五家基金公司的非貨ETF規模顯著增加,位列規模榜單前五名。

分析指出,國家隊的入場不僅加速產業格局的重塑,也讓一些基金公司在廣基ETF領域的「護城河」更加牢固。如華泰柏瑞擁有全市場唯一一檔規模超2,000億元的滬深300ETF,華夏基金的上證50ETF在同類產品中,規模遙遙領先,南方基金的中證500ETF規模也在同類產品中處於領先地位。

滙豐晉信基金指出,資管產業的長期高品質發展,取決於能否更好地服務投資者,滿足投資者日益多元的資產配置需求。公募基金也將持續在退休、海外投資、另類投資等方向持續發展,為投資人提供更好、更豐富的資產管理服務。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灣本田首款國產油電車 逆勢降價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
大成大手筆 大陸蚌埠建新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