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行總量管制碳交易 2026啟動 彭啟明:9成企業願減碳換優惠費率

碳費2025年元旦上路。環境部長彭啟明23日表示,經統計,9成企業願意減碳使用優惠費率,其中2成要拚最困難的50元費率,也就是年減碳率達40%,他並宣布,環境部2026年5月收到首波碳費後,將啟動「先行總量管制碳交易」,後續在2027~2028年,會全面形塑碳費和總量管制排放交易「雙軌制度」。

彭啟明是在總統府舉行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第三次會議時,做了上述表示。他說,碳費制度元旦起徵、明年繳費,每噸300元但有優惠100元及50元兩種方案,鼓勵企業自主減量;首波碳費徵收對象中,有2成要拚難度最高的每噸50元優惠費率方案,規劃年減碳率達40%,對整體國家自主減量有顯著貢獻。

他並宣布,2026年收到第一波碳費後,將啟動「先期台灣排放交易制度TW ETS」,但並非只是為了碳權交易,希望讓台灣走向綠色金融和碳資產管理,同時規劃完善中長期碳定價機制,將在2027~2028年就要推動「雙軌制」,即強制性的碳費制度及總量管制及排放交易制度(ETS)。

在交通減碳方面,交通部次長陳彥伯指出,運輸部門碳排占整體12%,其中公路運輸占96%是減碳重點,且有6成集中私人小型運具。為此,除增加大眾運輸使用,交通部也鎖定全國9.2萬輛計程車,規劃2030年要汰換一半計程車電動化,2035年汰換75%計程車電動化。

考量技術成熟及國產化時程,交通部優先推動市區大巴電動化,目前已有3,309輛電動公車上路、普及率31%,將在2030年全面電動化;但,評估電動大貨車2027年才能國產化,因此2028年才會推動示範計畫,而氫能車輛也要等到2030年後。

住宅減碳方面,住宅部門2030年減碳目標,從原本較基準年減量22%提升至減量35%。考量住宅部門排碳量有86%集中於電力使用,因此,減碳計畫著重在全國156.5萬老宅老屋活化,盼改善既有建物能效使用降低碳排。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斷鏈+疫情 Q3全球貿易量萎縮
PCB廠創新局 攻半導體測試板
面板跌勢緩 大摩喊買雙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