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可查避難地點 北市警政App 使用率低挨轟
【時報-台北電】緬甸大地震、兩岸情勢緊張,台北市設有6052處防空避難所及401處避難收容處所,國民黨議員王欣儀14日指出,多數市民根本不知道萬一發生災難要去哪躲避,也不熟悉相關資訊,北市警察局雖有推出「北市警政App」供民眾查詢,但下載、使用率低落,形同虛設恐無法發揮作用。警察局長李西河回應,將會採取分齡分眾加強宣傳。
面對全球地震頻傳、兩岸情勢升溫,日前更傳出中央有意將超商作為戰時物資補給樞紐,王欣儀昨於議會警衛部門質詢時指出,北市雖然規畫6052處防空避難所、401處避難收容處所,但很多民眾根本不清楚地點在哪,住家大樓或公寓若沒有地下室,也不知該到哪裡避難。
王欣儀表示,警局2021年建置北市警政App,提供防空避難地點查詢,北市248萬人口迄今只被下載10萬多次,點擊「防空避難」功能也僅5.9萬次且包括重複點擊,顯見使用率低。
她憂心說,若通訊中斷,App便形同虛設,更何況有些長輩可能不會使用App、甚至家中沒有網路,即使政府常透過里鄰活動宣導相關資訊,卻未考量上班族無法參加,更無法有效達到宣傳效果。
王欣儀發現,市府對防空避難由不同單位負責不同區塊,建議應由府級統合資訊,且不論是戰爭風險或一般災害都應加以統整,建置明確、完整的資訊專區,進一步區分戰時、非戰時需要的應變逃難指引及資訊,讓民眾一目了然甚至演練。
市民蔡先生指出,就讀國小的兒女每學期家庭聯絡簿都要填寫住家附近防空避難所、避難收容處所,但家人都不清楚地點,每次都要上網查詢,而且資訊相當混亂,根本不知道有北市警政App可以查。
李西河回應,將大力宣導北市警政App,讓市民知道住處周邊避難設施,一旦網路中斷也能了解生活場域避難場所,同時會採取分齡分眾宣導,讓老人家、弱勢族群、上班族或外國人,皆能清楚獲取相關資訊;同時一旦發生戰爭、災難,市府也會成立跨局處應變中心,警局會擔負起維持秩序、資訊告知及協助救治等工作。(新聞來源:中國時報─謝佳君/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