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屋後那欸跟當初不一樣!看樣品屋必知10點
逛預售案,最讓消費者心動的高潮就是看樣品屋,有網友形容:「如果逛IKEA布置出的小空間會讓人有幸福感的話,那麼把一整個『家』都裝潢得美輪美奐的樣品屋,幸福感是逛IKEA的100倍!」
一般來說,建設公司常會選個案中最具賣相或佔戶數比最多的坪數格局,來設計「樣品屋」,衝刺銷售。雖然購屋牽涉到價格時,精明的買方立刻會精打細算起來,但不可否認的是,有時消費者也會被「打扮」得光鮮亮麗的樣品屋打動,忘了豪華氣派的樣品屋僅僅只是謹供參考的「樣品」。為了避免買預售屋兩年工程期後交屋才發現「怎麼跟當初看的不一樣」,看樣品屋這10點不可不知!
1.交屋不會有精裝修
樣品屋裡看到的沙發桌椅床具、電視牆、按摩浴缸等營造高級感的家具,還有工業風、鄉村風、北歐風等等裝潢風格,這些都只是「示意」用的「樣品」,交屋時通常只會做好衛浴、廚具、地磚等基本設備,參觀時應仔細比照建材設備表,清楚詢問哪些建材設備是附贈的,而哪些是參考用的。不過,如果有喜歡的裝修風格,也可以請預售人員介紹設計該間樣品屋的裝潢公司,同社區如果有多組買家透過預售現場介紹做裝修,可以談不少折扣喔。
2.消失的樑柱
樣品屋內通常會省略佔空間的樑柱,讓人覺得空間高挑寬敞,明明只有24坪,看起來卻好像快30坪。民眾務必對照平面圖,請介紹人員在樣品屋空間中指出未來交屋時哪裡會有樑柱。並妥善保存平面圖,方便交屋後查驗是否憑空多出佔空間的樑柱。
3.當心建商故意營造穿透性的裝修手法
為了讓樣品屋看起來更具穿透性、更開闊,通常會打掉客廳旁房間的那面牆壁,或設計成半開放的書房空間,甚至把房間的門片也省略掉,因為實門不只阻擋視線,還會佔用開關門的緩衝區,使空間變得更狹小。
4.用玻璃反射放大空間
在客餐廳牆面加上可反射的玻璃,讓室內空間加大兩倍,也是樣品常見的「放大」手法。消費者要考慮:未來自己真的也會想用容易沾指紋油漬、不好清潔的玻璃牆做裝潢嗎?
5.木造薄牆
仔細看看樣品屋的牆壁,是不是特別薄?因為樣品屋多以木作打造,牆面比成屋的磚牆還薄,實際交屋後,由於牆面是正常厚度,空間還會再小一些喔。
6.樣品屋的採光不一定是成屋後的採光
成屋後因為一層多戶各有座向,但樣品屋不可能把各個座向方位的戶別都做出來,因此特別要注意自己挑選戶別的座向和採光。一定還是要比照所選戶別的平面圖,避免原本設計房間的這面牆沒開窗,但樣品屋卻設計一扇「示意窗」,或者注意有無西曬問題。此外,跟銷售人員瞭解未來基地四周空地會不會再「長」出新建物,阻礙採光?跟隔鄰建物的棟距夠不夠,能不能保持隱私?
7.用假衣櫥放大寢室空間
樣品屋臥室,特別是次臥跟小孩房的衣櫥,務必打開測量淨深有沒有至少達到60公分以上。因為,為了能在坪數有限的次臥跟小孩房裡塞進書桌、衣櫃、書櫃、大床,樣品屋中可能會出現「放不下衣服的衣櫥」,以非合適尺寸的櫥櫃做為示意來讓出空間。
8.注意空間與家具的縮小放大手法
樣品屋刻意拉高5公分到10公分的天花板、訂做小一號的家具擺設,以及廚房是否有預留足夠的冰箱與電器櫃空間。這些放大、縮小、省略收納空間的招數,都是樣品屋常出現的放大手法。
9.外接待中心
有些建案基地實際位置「離主要幹道較遠」,或者在重劃區「很裡面」的位置,都會在交通便利、人潮多好停車、顯眼的地段搭建所謂的「外」接待中心。消費者要務必要確認基地確實位置,並實地走訪觀察周邊環境。
10.觀察是否有二次施工情形
比照平面圖及樣品屋地上是否畫虛線,詢問是否為陽台外推、機電空間,確認樣品屋現場是否有違法夾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