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信評:對全球關貿政策不確定性 台灣銀行業體質穩健 展現韌性

面對川普2.0政府加劇的全球貿易不確定性與美國利率走勢的波動,中華信評表示,儘管授信損失趨勢將略增,但仍在可管控及授信成本都低於亞太區同業,台灣銀行業展現高度韌性。

依照在4月2日宣布的美國關稅新規全面實施的前題假設,中華信評在「台灣金融業信用焦點更新」記者會上指出,此將對仰賴貿易較高的經濟體如台灣、越南、泰國、新加坡的成長造成一定的阻礙。亞洲外銷產品可能面臨中國製造商在尋找美國以外的市場所提高的價格競爭,也有可能在現有市場看到供給過剩。

中華信評表示,對於台灣金融產業的展望大多為穩定,並認為近期的關稅貿易不確定因子對於金融產業的影響屬於間接性。

中華信評副首席分析師何思嫻表示,雖然外部經濟壓力升高可能導致信用損失增加,台灣銀行業仍憑藉健全的資本緩衝,有助於因應市場的不確定性。

何思嫻進一步指出,截至2025年,台灣銀行的資產品質可望維持強韌,授信成本雖略微上升,仍低於亞太同業水準。值得注意的是,公股行庫在放款與存款市占率略有下降,但在整體市場中仍具主導地位。

在房地產風險方面,何思嫻表示,銀行業者對不動產放款持續控管,房貸成數維持在55%-60%,核心獲利能力足以吸收不動產波動潛在損失。即便面臨房市價格波動,中小銀行或房貸集中度高的業者仍可能面臨較高壓力,整體銀行業風險則屬可控範疇。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快訊》輝達攜手台積電等大廠 推16兆在美製造AI基礎建設
美國「避風港」神話破滅 華爾街怕了! 驚曝最要命危機
半導體審判日在明天!「關稅人道走廊突見破口」台積電剛買4年免死金牌 川普會翻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