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續攻 長線仍看好

VIX指數、美債、美元及油價等風險因子數值下降,美國通膨降溫給予降息空間,通膨數據降溫,有助美股及台股評價回溫,長線仍看好續攻行情。

兆豐龍頭等權重研究團隊指出,回顧金融市場過去景氣,每年表現突出的產業不同,如2021年航運類股,2020年造紙業及半導體產業,2019年受惠電動車題材的汽車類股,顯見每年市場輪動的題材各異,對穩健型投資人較難以掌握個股或產業題材的變化下,建議採取具有等權重機制的ETF作為資產配置題材,較能參與定期調節成份股至權重均衡的投資策略。

安聯投信台股團隊表示,目前已經逐漸看到許多產業獲利增長在今年陸續觸底回升,有助於支持行情延續。除了AI題材,其他產業亦有望逐步受惠於景氣逐步回溫而成長,在市場健康輪動之下,台股百花齊放,AI仍然是主流,一波還有一波,AI手機、AI PC等新產品可望持續延續股市熱度。

主題仍然偏好具長期趨勢等主題,包括AI、車用電子、雲端伺服器與高速傳輸,其中電子股部分仍然相對側重伺服器、半導體供應鏈與車用電子;傳產則是偏好機電、汽車、自行車、紡織與營建。

台新臺灣IC設計動能ETF基金經理人黃鈺民認為,AI技術在各領域需求不斷攀升,包括生成式AI、自動駕駛以及智慧座艙、智慧家庭、醫療保健、工業自動化等領域,在AI商機大爆發之下,帶動高性能及低功耗的晶片需求,掀起台灣IC設計產業另一波成長高峰。

台灣IC設計股預期下半年後將會成為進入旺季效應的主軸,更進一步,明年長線的產業趨勢成長動能將會延續,建議優先布局聚焦在IC設計公司的台股ETF,掌握一籃子績優IC設計股後市行情。

第一金小型精選基金經理人許維哲強調,台股經歷攻高沈澱期,資金行情助攻續漲,當股價大幅度拉回後都可以視為分批布局機會點,美國尚未祭出降息政策,加上全球AI科技應用大催油門,中小型、傳產、金融股也有輪動,上演接棒行情機會,台股後市表現依然樂觀。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當沖降稅三讀 台股添火力
業者怨:打炒房變成打建商
看好經濟復甦不受疫情影響 澳洲央行最快明年2月 QE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