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3萬人能領!綜所稅首批退稅559.2億 7/31入帳

2023年度綜所稅首批退稅將在7月31日入帳,財政部統計,全台符合第一批退稅資格的納稅人共有343萬戶,退稅總金額559.2億元,創下史上新高,平均每件退稅1.6萬元。

2023年度綜所稅首批退稅將在7月31日入帳。資料照片/中央社
2023年度綜所稅首批退稅將在7月31日入帳。資料照片/中央社

每年綜所稅退稅流程都分成3批進行,首批退稅將在7月31日啟動,如果是直撥退稅的民眾,當天就會入帳;第2批退稅落在10月31日;最後一批則會在隔年的1月20日。根據往年的經驗,退稅時程也有可能因作業完成而提早撥款。

誰可以退稅?

符合退稅資格的條件有「可扣抵扣項目」,目前主要分成「投資抵減稅額」、「重購自用住宅扣抵稅額」、「大陸地區已繳納所得稅可扣抵稅額」3大類。另一情況則是有預扣所得稅,部分民眾可能有勾選「薪資所得預扣所得稅」,或者薪資所得超過8萬8501元,依規定須預扣稅款,但報稅時有新增扶養或其他抵減項目,導致最終的應納稅金額小於先前已扣繳的金額,就會產生退稅情況。

想知道自己能不能退稅,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登入網路報稅系統,輸入個人資料進行驗證後進行試算,就能知道自己有沒有退稅款了。

誰可以納入首批退稅?

想符合首批退稅有兩種方式,一是利用網路申報、線上登錄或電話語音確認稅額試算的民眾,都會直接納入首批退稅對象;而若是以書面方式將稅額試算送至國稅局的民眾,則要在5月10日前送達「戶籍所在地的稽徵機關」,才會納入首批退稅。

人工報稅都要等第2批才能退稅

為鼓勵民眾多使用網路申報,綜所稅申報期間採「二維條碼」或「人工申報」者,一律列為第2批退稅,換句話說,想趕上第一批退稅的民眾,建議選擇網路退稅加直撥退稅,就能最快領到退稅款項。

廣告

此外,要注意的是,以書面方式回傳稅額試算書的民眾,如果在5月10日前送出,但沒有送到「戶籍所在地的稽徵機關」,而是送到其他縣市,那一樣要等到第2批退稅;而5月10日當天才送到稽徵機關的民眾,也一律納入第2批退稅。

逾期申報期間以二維條碼、人工申報或書面方式確認稅額試算的退稅案件,則要等到明年才能退稅。另民眾申報或確認稅額時,若沒有應退稅金額,後經稽徵機關核定為退稅案件,也會在第3批進行退稅。

退稅方式有哪些?怎麼辦理退稅?

財政部提供的退稅方式主要分成兩種,一是直撥入帳,民眾在申報的時候,只要填妥本人、配偶或申報受扶養親屬於金融機構或郵局的存款帳戶,或勾選沿用上年度結算申報繳(退)稅成功的存款帳戶,退稅日到時就會自動入帳。另一種則是寄發退稅憑單,民眾再到單子上列出的付款單位領取現金。

利用存款帳戶退稅流程

不論是利用網際網路申報、稅額試算確認回復、二維條碼申報或人工填寫結算申報書,都可利用納稅義務人、配偶或是同一申報戶的受扶養親屬,在金融機構或郵局的存款帳戶,或者在外商銀行所開立的新台幣存款帳戶辦理,只要在綜所稅電子結算申報繳稅系統或結算申報書上,輸入或填妥存款單位名稱、存款種類、帳戶號碼、存款人姓名及身分證統一編號等資料,國稅局會於退稅日直接將應退稅款撥入指定的存款帳戶。

退稅憑單領現流程

如果未利用存款帳戶退稅者,國稅局會於退稅日直接郵寄退稅憑單給受退稅人。退稅憑單沒有劃線時,受退稅人可攜帶退稅憑單、國民身分證及私章,向憑單正面所列付款單位領取現金;退稅憑單有劃線時,就必須存入金融機構或郵局,透過票據交換方式,領取退稅款。

👉更多節稅省荷包撇步,鎖定【Yahoo報稅專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