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產》豐原、潭子、神岡及大雅都市計畫整併案,已報請內政部審議

【時報-台北電】為打造豐原為台中市三大副都心之一,台中市都發局正推動豐原、潭子、神岡,及大雅都市計畫整併案,日前已通過台中市都市計畫委員會審議,已報請內政部審議。一旦通過實施後,將為豐原副都心發展架構,跨出重要的一大步。

台中市都發局表示,為打破縣市合併前,原台中縣都市計畫「鄉、鎮、市」行政區個別發展的限制,市府依循全市整體區域治理分區規劃,進行豐原、潭子、神岡與大雅都市計畫整併案,將原本區分為豐原、潭子、神岡、大雅及豐原交流道地區等5處都市計畫,整併為1個主要計畫,以及豐潭雅神4個細部計畫,日前已通過台中市都委會審議。

豐潭神雅都市計畫案中,潭子區整體空間將規劃為六大機能分區,分別為舊城再生核心區、新驛門戶樂活區、傳產加工核心區、行政醫療創研支援基地、產業多元發展地區、頭嵙山生態遊憩區。

在產業面部分,除了原有主要針對栗林、潭秀地區的工業區、潭子加工出口區等既有傳統產業加工核心區,市府也推動產業升級及補充區內不足的基盤設施,未來於崇德路兩側農業區規畫為以低(無)污染產業為主的產業多元發展地區。

至於行政醫療創研支援基地,將配合潭子新行政園區的建置、慈濟園區,及新增聚興產業園區的佈設,作為潭子核心區的擴充支援腹地,提供行政、醫療、研發及產業服務等機能,並藉由國道四號豐潭段計畫,建構完善的交通系統串聯周邊地區。

在舊城再生核心區,透過「鐵道綠廊潭心計畫」,進行鐵道綠廊景觀營造、潭心自行車道天橋改建、潭心文化人行陸橋改建、公一用地規畫設計等4項主要工程。其中,鐵道綠廊景觀將打造長約7.2公里的人行休閒、自行車帶狀綠化空間,也協調台鐵整合周邊區域利用。

廣告

至於潭心自行車道天橋改建工程,則結合台中市發展「MR.B&B」的人本綠色運輸系統及自行車369計畫,將與潭雅神綠園道串聯,提供潭子便捷、低碳的生活環境。

目前做為停車空間使用的公一用地,也將重新定位,打造兼具休閒綠地及兒童遊戲場的公園環境;機一用地內建物則配合進駐潭子聯合辦公大樓期程,進行更新活化、再利用。

此外,由於潭子區為社會住宅高需求地區,但目前並無社宅用地,後續潭子區公所遷移後,原址機一用地,將規畫0.3公頃作為社宅用地,約110戶,且鄰近潭子車站,東側面臨30米中山路,屬站前精華地帶,配合公共運輸導向型開發(TOD)生活圈發展,新增0.4公頃作為商業空間使用。

新驛門戶樂活區,則以潭子、頭家厝、栗林火車站周邊規畫TOD生活圈,將拓寬潭子車站周邊道路,解決車站東北側道路狹窄問題,在鐵路高架橋體下方,規畫停車場、公園,並增加停車與開放空間,同時將停一停車場立體化,作為多功能使用。

至於休憩規畫,則分布於潭子區東側地區,以頭嵙山,及其周邊登山步道(如新田步道)、綠帶系統等天然資源為主,透過便捷的交通系統,銜接都會核心區,作為潭子生活圈及台中都會核心的生態休憩腹地。

都發局表示,除了潭子外,豐原、神岡、大雅都市計畫也都縝密規畫,兼具在地特色發展與彼此串聯。(新聞來源:工商 劉朱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