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產業》要精不要多 SK拚大塑身

【時報編譯柳繼剛綜合外電報導】韓國SK集團計畫從28日起,召開為期兩天戰略會議,討論該如何精簡業務,好在日後專注於重要的產業上,像是人工智慧AI、晶片以及電池等。

靠著記憶體產品翻身後,SK海力士也躍身為韓國第2大公司,母以子貴下,SK集團也順勢成為韓國第2大集團,超車現代汽車,僅次於三星電子。不過,SK海力士在過去10年期間,組織結構已變得過於龐大。電動車電池部門也虧損連連,燒光好幾10億美元的資金。

重點是SK集團如何重新整合旗下多如牛毛的公司,韓國公平貿易委員會(KFTC)統計,截至5月為止,SK集團之下有219家大大小小的公司,是全韓國88家大財閥當中,有最多關係企業的集團。

相較之下,韓國資產規模最大的三星旗下只有63家公司,現代汽車則擁有70家。自從2023年底有4名高階主管辭職以來,SK集團一直想要重組。主要金雞母SK海力士,在去年也蒙受不小的損失,SK集團的財務狀況並不是很理想。

消息人士透露,這次與會者包括SK集團內的各家公司的主管,齊聚一堂來共研合併以及撤資等各種經營議題。SK集團發言人表示,這個會議屬於平日正常的管理一環,好來因應變化多端的生意環境,包括地緣政治等問題。

根據韓國當地媒體報導,SK集團旗下,擁有韓國最大煉油廠以及電池製造業者SK On的SK Innovation,預計將跟有賺錢的集團天然氣子公司SK E&S合併,藉此希望能幫助SK On度過財務難關。

SK Innovation回應,正在考慮包括合併等各種方法來增加競爭力,但還沒拍版定案。2021年底,SK On從SK Innovation旗下分拆出來獨立後,迄今都沒賺過半毛錢。計算到3月底,SK On累計營業虧損為2.3兆韓元,約17億美元,負債權益比(Debt to Equity Ratio)達188%。

產業分析師指出,一般來說負債比以50%是分水嶺,超過60%代表負債比占資產已超過一半。不過,SK集團把電池業務當成是長期投資,就算犧牲掉其它事業群的預算,也會持續金援SK On的研發生產作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