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對決台積電 打造全球最大半導體聚落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對於晶片業的未來,韓國與美國及其盟友的看法並非完全一致。韓國產業專家直言,對三星、SK海力士等半導體產業而言,美國極力與「中國製造」脫鉤的策略,讓韓國成為「受害者」,而且「我們受到直接的打擊。」

確實,當美國祭出《晶片法案》後,韓國半導體業不論是排名、產量,都是Chip4中唯一呈現下滑的,其中,三星電子不論營收、獲利都「衰」的最慘烈。

面對強權間的衝突,產業通商資源部長安德根受訪問時再三強調,美中都是韓國重要的經濟夥伴,對韓國同等重要,站在政府的立場,就是竭盡所能的強化彼此的關係,進一步減少衝擊與影響。

「美中同等重要」的官方語法,三星電子的動向即是明證之一。韓國產業專家指出,當三星提出要在美國德州投入總金額400億美元的先進半導體投資案前,可是趁著取得美國給予的豁免期間,將大陸西安廠大幅升級、大規模擴產。

面對強權間的衝突,日本這個曾經的半導體強國,則是攜手台積電合作,要讓曾經的盛世再現;而韓國卻是以超越台積電,作為不惜一切贏得「晶片戰爭」的最終目標。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韓國政府攜手對象是本國的三星電子、SK海力士。安德根坦言,三星、SK海力士兩家不僅占全球超過五成的半導體市占率,在邏輯晶片市占方面,三星是全球第二大,僅次於台積電。

韓國產業專家指出,政府相信透過建造全球最大半導體聚落、提供租稅優惠等政策手段,可維持韓國半導體產業在全球的領先地位,「甚至實現超越台積電的目標。」事實上,三星正專注在最尖端半導體的研發上,要與台積電抗衡。

廣告

而韓國政府攜手三星、SK海力士進駐龍仁全球最大半導體聚落的做法,產業通商資源部第一次官張瑛真預期,可以吸引150家原物料、零件和無廠半導體公司到龍仁「群聚」,進一步達到2030年時,原材料、零組件、裝備等電子供應鏈的自給率,提升到50%的目標。

對於韓國如此努力的維持半導體強國地位,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鎬直言,「不要命(意指很拚命努力)」是韓國人的特質,小時候「不要命」的念書,長大了「不要命」的工作,「連喝酒都是『不要命』的。」問題是,半導體產業到底是不是「不要命」就可以發展的起來。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錢景俏 5檔電池材料供應鏈有戲
中鋼明年元月、Q1內銷開平低盤
遠傳成立5G元宇宙加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