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緣政治風暴 半導體友岸外包扮關鍵解方

韓國為打贏晶片戰,大手筆與龍仁打造全球最大半導體聚落。圖/譚淑珍
韓國為打贏晶片戰,大手筆與龍仁打造全球最大半導體聚落。圖/譚淑珍

美國極力要與「中國製造」脫鉤,在半導體的領域,聯合了台灣、日本、韓國共同組成「晶片四方聯盟(Chip 4)」,藉此圍堵中國大陸的發展,與此同時,也結合盟友各自優勢,另行打造堅實穩妥的供應鏈,此一「友岸外包」的構想,重塑了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戰略格局。

對韓國半導產業而言,全球布局與近年的地緣政治、甚至是與Chip4並沒有直接的關聯,而是跟獲利與成本有關。韓國產業專家指出,韓國一直身處地緣政治風暴的中心,百年來,一直都有來自「天朝」與「大和族」的威脅,現在更有北韓飛彈襲擊的危機。

舉例來說,因歷史爭端問題的影響,日本政府2019年7月將半導體生產所需的氟化氫、光阻劑,以及作為OLED面板保護材料的氟化聚醯亞胺三種材料,禁止向韓國出口,衝擊韓國半導體產業的生產。之後傳出經美國斡旋,2023年3月日本取消對韓國三種半導體材料的出口管制措施,才令韓國業界鬆了一口氣。

面對當前的地緣政治情勢,由於全球供應鏈「去中化」態勢明確,韓國三星電子近年來投資策略重押越南,被視為是供應鏈轉移的典型,但檀國大學政治外交系教授金珍鎬搖頭直說,韓國企業全球布局的很早,而企業的全球布局是著眼於市場、獲利與成本。

他並不否認,在地緣政治下,會能促使企業加入「友岸外包」的行列,只是放眼全球,最符合韓企需求與利益的「友岸」,就是越南。

越南雖不是民主國家,但在平衡中國大陸擴張上與美國利益一致,2023年6月韓國總統尹錫悅訪越時,帶了包括三星集團會長李在鎔在內的205家韓企代表同行。截至目前為止,三星已投資越南逾200億美元,李在鎔允諾還會在越南擴大投資,更有意將越南打造為三星全球重要戰略據點之一,將其做為前進東南亞市場的主要據點。

廣告

另一方面,韓國SK集團會長崔泰源6月6日與旗下記憶體晶片大廠SK海力士總裁郭魯正,造訪了台積電新上任的董事長魏哲家,雙方同意加強AI晶片的合作,崔泰源更向魏哲家表示,「讓我們一起開啟嘉惠人類的AI時代」。但崔泰源的動作,看在韓國產業專家眼裡,與其說是地緣政治下的布局,「其實都是為了『錢』(意指獲利)。」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美復甦太強 反衝擊全球經濟
投資台灣3大方案延長三年 政院今拍板
亞太電開新局 遠傳扮靠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