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詐見效!金管會「灰名單機制」首月攔截1196筆可疑轉帳

為及早發現可疑約定轉帳帳戶,阻斷非法金流,金管會請財金公司建置約定轉入帳號灰名單通報平台,本國銀行於今 (2024) 年第 1 季上線,已有初步成果。統計上線後第 1 個月情形 (4 月),經轉出行進行關懷提問達 6170 筆,經關懷後未續進行辦理約定轉帳之筆數為 1196 筆,而且轉入行有發現疑似不法顯屬異常交易之帳戶戶數為 136 戶。

金管會指出,以往詐騙受害人因設定約定轉帳帳號,轉帳金額提高,損失嚴重,因此,金管會推動灰名單機制,舉例來說,銀行客戶至轉出行申請約定轉入某銀行帳戶,轉出行及轉入行透過此機制發現轉入帳號過往很少被約定,但短時間內被他行約定多筆約定轉帳,此時,可透過轉出行關懷客戶讓其未續進行約定轉帳,避免受騙;轉入行也可將此列為可疑帳號持續監控,提早發現不法。

金管會表示,金融防詐措施從臨櫃面、網路或行動銀行、預警機制等都包含在內。就臨櫃面,去 (2023) 年度金融機構臨櫃關懷攔阻件數達 11300 件,攔阻金額為新台幣 75.89 億元,今年第 1 季攔阻 2425 件,金額 15.4 億元,近兩年已攔阻超過百億元。

就網路面,金管會督導金融機構於網路及行動銀行辦理匯款 (轉帳) 頁面增設警示標語,並於轉帳頁面以外之其他頁面增加防詐提醒或警語;對於民眾約定帳戶轉帳之申請,將審核期間由現行申辦日後次一日生效,改為次二日始生效;持續精進強化網路銀行約定轉帳風險控管。

在預警機制方面,透過跨部會公私協力推動疑涉詐欺境 (內) 外金融帳戶預警機制,期能攔下可能的詐欺犯罪金流。

廣告

金管會提醒民眾,投資請找合法金融機構,勿輕易相信來歷不明之社群、通訊軟體訊息、電子郵件及簡訊,金管會已於官網首頁揭示合法金融業者名單、聯絡電話及其網址可供查詢,提醒民眾應小心查證相關訊息及所欲連結網址正確性。此外,請民眾至銀行辦理網路銀行約定轉帳交易時,若發現屬於高風險帳戶時,應避免進行該約定轉帳交易。

銀行局副局長童政彰表示,灰名單機制首月執行下來,某些金融機構攔截筆數較多,可能與大家設定的風險因子不一樣有關,將會持續把這個平台校準到最佳化,才能更有效阻詐,運作也需要進一步優化,因此,將再找銀行與財金公司一起討論細節。

更多鉅亨報導
金管會打詐 這3類消費刷卡擬延遲24小時 建議3000元為門檻
金管會籲勿將存摺、投資款交予營業員 券商最重可罰600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