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顧建立再生醫療生態系 楊弘仁續任董事長

三顧(3224)27日股東常會,順利通過辦理不超過1,000萬股的私募案,充實營運資金,並完成改選11席董事,續任董事長的楊弘仁表示,再生醫療已成趨勢,將以布建完整與緊密的醫療機構服務陣容,細胞治療產品的CDMO委外代工及搭配細胞儲存業務推展,創造營運利基。

三顧表示,去年電子事業部雖因中美貿易戰致使營收下滑,但仍能維持穩定獲利。因應客戶生產基地往東南亞遷移,公司已完成越南新據點的設立,除服務現有客戶外,也期盼開拓更多商機。至於生醫事業,細胞製備中心已經於去年初通過ATMP PIC/S西藥藥品優良製造規範(GMP)查核,並於同年8月取得全台灣第一家合格PIC/S GMP先導細胞工廠認證,可投入細胞治療藥品之生產與供應,成為三顧跨足再生醫療領域的重要里程碑。

在產品進度部分,自體膝軟骨特管辦法項目截至今年3月底已收案70件,其中有8件是病患主動回診要求執行第二隻膝蓋的治療。三顧已規劃異體軟骨細胞治療,並於第一季提出臨床試驗申請。

另外,三顧開發自體纖維母細胞技術,已發展至M-Cell 2.0新製程,運用該製程特管法項目首家台安醫院早在前(2022)年底核准通過,去年起合作的醫美診所與醫院亦陸續核准,目前已有聖緹雅、安珀琢玉、台北佐登微爾、雅丰診所、雙和醫院與童綜合醫院、璞美整形外科醫美診所,以及基隆長庚醫院,共計4家醫院與6家醫美診所。為拓展自有技術的應用,三顧亦與學研單位合作利用異體細胞進行泌尿道與腎臟等疾病相關應用。

廣告

此外,三顧也開始推廣家族健康管家(FHO)的業務,透過純熟的細胞製備/儲存技術、符合GMP規範的場域與醫院良好的關係,以及子公司樂迦再生科技公司未來竹北細胞工廠的建置,預計引進全世界最新的細胞治療技術及產品,提供客戶在臨床治療上更多的選擇,也讓使用的細胞製劑有更多的保障。

更多中時新聞網報導
大老闆驟逝沒遺囑 14歲兒子繼承驚人100億股票 結局曝光
媽媽想要生前贈房 又怕被兒子拋棄 律師親授2招留後路 還有「不孝條款」可用
台股遭血洗400點!「甜甜價還是逃命波?」10檔投信鎖碼股正在賺波段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