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5月房貸餘額 創三高

【時報-台北電】5月房貸創三高,金管會25日公布,國銀5月房貸增加1,236億元,創單月增量史上新高,年增率9.81%,亦是2021年8月以來、34個月新高,房貸餘額站上10.38兆元,續創新高,且連16個月增加。

相較民眾買房申貸熱潮,5月國銀建築融資僅增15億元,年增3.2%,已連九個月下降,餘額達3.67兆元,國銀房貸加建融餘額5月正式突破14兆元,達14兆557億元,亦是新高。

金管會銀行局主秘侯立洋分析,5月房貸餘額增加1,236億元,主要有兩大因素,一是新青安貸款拉動,二是因為土建融興建完工後,轉分戶貸款,其中新青安貸款為主要因素。

侯立洋指出,新青案貸款撥貸金額5月亦創新高,據財政部數據顯示,5月撥貸金額636億元,比5月522億元、單月大增22%,國銀5月房貸餘額增加1,236億元,等於有4~5成是新青安貸款貢獻。

央銀25日亦公布,5月加計外銀與陸銀在台分行的金融機構房貸,單月增加1,242.99億元,餘額達10兆4,335億元,年增率擴大至9.79%,是2021年8月以來新高;5月建築融資增32億元,餘額3兆2,804億元。

央行官員分析,今年國內景氣不錯、出口回溫,台股上揚、成交量大增,帶動整體財富效果,且新青安措施激勵效果延續,民眾購屋剛性需求上升,成推升房貸餘額衝高主因。但6月央行調升存款準備率,讓銀行放款更審慎,多少對房市會有壓抑效果。

等於金管會及央行都認同,金融機構5月房貸爆出千億元以上增量,主要原因還是新青安房貸拉動的購屋剛性需求增加。

金管會已表示,今年金檢時會注意銀行在房貸授信上,是否落實授信5P原則,要確認客戶償還能力、工作收入等是否相當,也要確認收入的真實性,是否為人頭戶,貸後是否有異常等,都要落實到銀行的內規中。(新聞來源 : 工商時報一巫其倫、戴瑞瑤、魏喬怡/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