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國銀約轉灰名單機制 4月抓136個異常帳戶

【時報記者林資傑台北報導】金管會為及早發現可疑約定轉帳帳戶、阻斷非法金流,請財金公司建置簡稱「灰名單機制」的約定轉入帳號灰名單通報平台,全體國銀已於2024年首季上線。經統計,上線首月的4月轉入行發現疑似不法顯屬異常交易帳戶達136戶,已見初步成效。

金管會指出,以往詐騙受害人因設定約定轉帳帳號,轉帳金額提高導致損失嚴重,對此推動灰名單機制,讓金融機構即時掌握潛在風險、對客戶採取關懷措施,有助於避免詐騙發生。轉入行透過灰名單機制掌握被約定帳戶可疑樣態並持續監控,並依據風險控管機制應處。

依財金公司統計灰名單機制上線後首月概況,4月經轉出行進行關懷提問達6170筆,經關懷後未續進行辦理約定轉帳筆數為1196筆,且轉入行有發現疑似不法、顯屬異常交易的帳戶數達136戶。

金管會表示,金融防詐措施包括臨櫃面、網路或行動銀行、預警機制等。就臨櫃面而言,2023年金融機構臨櫃關懷攔阻件數達1萬1300件,攔阻金額達75.89億元,2024年首季攔阻2425件、金額15.4億元,近2年合計已攔阻達逾百億元。

就網路面方面,金管會督導金融機構於網路及行動銀行辦理匯款(轉帳)頁面增設警示標語,並於轉帳頁面外的其他頁面增加防詐提醒或警語。民眾約定帳戶轉帳申請的審核期間,由現行申辦日後次一日生效改為次二日,並持續精進強化網路銀行約定轉帳風險控管。

預警機制方面,金管會透過跨部會公私協力推動疑涉詐欺境內外金融帳戶預警機制,盼能攔下可能的詐欺犯罪金流。金管會強調,防制詐騙需要跨部門、跨領域合作,將攜手相關單位及金融機構持續強化網銀約定轉帳風險控管,盼有效遏止不當利用金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