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念平台-身分安全有助加速商業發展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圖/本報資料照片

在全球數位化趨勢下,數據無疑已成為每家企業經營的重要資源,保護數據需要透過完善的身分安全管理。然而,根據SailPoint《Horizons of Identity Security》報告,與其他地區相比,亞太區企業的身分安全成熟程度差異甚大,高達60%的企業仍處於最低成熟水平。

儘管澳洲、日本和新加坡等國家已制定成熟的身分及數據安全框架,但亞太區其他國家或地區才剛開始意識到監管法規的重要性。身分安全在業務經營中的作用,遠遠超越僅僅遵守監管法規。身分安全實際上關乎企業降低風險、提高營運效率及達成業務成功。因此,高階管理層必須認清布建身分安全計畫所帶來的巨大優勢。將身分管理融入核心業務策略,可以讓企業超越技術限制,使其在邁向安全目標的同時也帶動整體業務發展。

對於剛起步發展身分安全的企業而言,確實會面臨些許障礙需要克服,尤其是日積月累的複雜資訊環境所帶來的挑戰。正如報告所顯示,許多處於較低成熟階段的企業均面臨硬體、應用系統及流程過時的難題。這些傳統身分安全工具並非針對現代企業目前的需求而設計,且無法管理複雜的多雲端環境及員工和非員工等多種身分。若要安全地進行數位發展或雲端業務,企業必須專注於優化身分識別並有條不紊地更新或替換這些過時的系統。如持續投資先進技術並重新配置IT基礎設施,以支援更先進、更複雜的身分安全解決方案。

身分安全要落實,有賴高階主管的支持

企業能否加強身分安全計畫也取決於管理層的支持。正如報告所強調,77%的身分和存取權管理決策者認為,缺乏高階主管的支持是一大障礙。要獲得決策者的支持,有效傳遞身分安全的價值尤為重要,並需要強調身分安全除了是必要的技術保障外,更是達成營業目標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例如產品創新和以數據為本的市場策略等。以身分安全配合這些業務優先目標,從而培養高階管理層的信賴,這一點至關重要。此外,發展業務亮點案例以逐步打破預算限制及人才短缺等挑戰也非常重要。這些案例應重點凸顯更強的身分安全如何促進企業生產力和創新、降低風險並推動業務成功。

廣告

在建立穩健的高階管理層支持後,企業便可利用人工智慧(AI)和自動化等先進技術來完善身分安全框架。這類技術整合不但能擴展身分安全措施的規模,更可以讓企業快速應對新出現的威脅,並在當今變化迅速的數位環境中保持靈活。舉例來說,與沒有AI支援的企業相比,採納自動化和AI身分管理平台的企業擴展身分相關功能的速度快達37%。

企業具備先進的身分安全技術勢在必行、採用程度卻參差不齊該報告更指出,自動化和AI身分安全技術的採用率受功能的複雜程度及不同企業成熟程度等因素影響而從15%至90%不等。然而,儘管採用率不同,但功能覆蓋範圍維持在50%至70%之間,情況較為一致,突顯AI和自動化技術在不同企業環境下均有效。這種一致的功能有效性,表明這類解決方案的適用程度廣泛且有效,更加證明了它們作為企業整體關鍵投資的價值。在身分安全策略中採用這類先進技術,不僅是加強現有安全措施的關鍵一步,更使企業在未來能夠持續進步並應對不斷演變的網路安全挑戰。

企業必須採用動態且針對其業務需求訂製的全面綜合策略,來提升身分安全成熟度。明確定義並清晰傳達業務案例,同時符合企業發展藍圖,是獲取高階管理層支持的關鍵。業務案例和企業發展藍圖必須量身訂做並定期更新,以反映業務及技術環境的變化。

不同方式持續優化 身分安全管理

處於轉型早期階段的企業應著重轉用軟體即服務(SaaS)、AI和自動化等先進功能,以加快擴展規模。相對地,較成熟的企業則應專注於透過發展整合的身分安全計劃,來擴大其功能覆蓋範圍。這類身分安全計劃應涵蓋雲端、軟體即服務、數據、第三方和機器身分,以及應用程式介面(API)等多種元素。成功執行強大且全面的現代身分安全計畫,能讓企業享有顯著的競爭優勢,在複雜且互連互通的環境中保持更高靈活度與資安韌性。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
太陽光電、離岸風電 雙延宕 連2年未達標 明年挑戰更大
倒數剩六天 內資拚作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