穀物跌不停 肥料股跟著摔

近期穀物價格頻頻下探,過去兩年來氣勢如虹的肥料類股慘遭波及,開年來的漲幅大部分皆已回吐。

近幾周玉米、小麥和其他穀物價格大跌,拖累Mosaic與CF Industries等肥料生產商股價走低。雖然肥料類股的股價仍高於疫情前水準,但自春季以來已經回吐2022年來大部分漲幅。開年至4月中時,Mosaic與CF的股價分別飆漲99%與55%。自此之後股價雖大幅滑落,但仍是標普500指數的績優生,2022年來分別累漲13%與18%,相較大盤的累跌19%。

競爭對手Nutrien、Corteva和CVR Partners的股價走勢也與Mosaic和CF相似。

投資人與分析師試圖釐清,肥料類股究竟是受到大盤賣壓波及,未來可能反彈,抑或是俄烏開戰後恐慌情緒造成股價超漲,之後可能進一步下探。

2020年各國解封時,需求帶動肥料價格與肥料類股急漲。惡劣氣候使得全球穀物庫存下滑,玉米和小麥等可作為主食的穀物價格大漲。在此同時,天然氣價格躥升與生產肥料所需的其他化學品短缺,亦助長肥料漲勢。

俄羅斯在2月稍晚入侵烏克蘭,打擊穀物與肥料供應,又繼續推高價格。

信評機構惠譽(Fitch)天然資源與大宗商品主管達蓋爾(Guillaume Daguerre)指出,穀物價格上漲雖然讓肥料受惠,但肥料變得太貴讓農民買不下手。肥料價格高不僅打擊農民,也會推升糧價,進而造成通膨高漲。

受惠於北美、歐洲和亞洲氣候條件好轉,穀物價格回落,黃小玉期貨價已經降至戰爭前的水準。儘管如此,部分分析師與投資人仍樂觀看好肥料類股後市。俄烏戰火持續延燒,兩國的商品出口仍存在不確定性,歐洲天然氣價格在高檔徘徊,為肥料生產成本增添壓力,給予肥料類股上漲空間。

更多工商時報報導
亞太電開新局 遠傳扮靠山
台灣電路板產值 估破8千億
邁斯科生醫 獲日商投資合作